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开放获取声明 | 问题解答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主编远程办公
        常务副主编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检索
        Email Alert
        
 
        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
        怎样写摘要
        固体潮理论值天顶距微分公式补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稿件处理流程图解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022年11期刘慧敏附录
        2020年12期附录A
        常见基金项目标注参考翻译
        《地应力测量中钻孔偏心分析》文章公式勘误
        范文
        与本刊相关的中图分类号
        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2008年 28卷 2008专刊期
刊出日期:2010-09-20

地壳形变与地震
   
“十二五”规划研究
1 地震安全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胡春峰;刘如山;赵振东;张明宇
通过对我国地震工作发展历程的回顾、国内其他有关部门的对比和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应急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总结,提出了我国地震安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发展的评价指标,论述了其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政府、社会与民众的需求变化,指出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向和态势,提出了优先发展领域和方向,为我国地震安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未来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参考。
2008 Vol. 28 (2008专刊): 1-13 [摘要] ( 1795 ) [PDF 0KB] ( 454 )
14 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发展规划研究
张晓东;彭克银;孙士宏;蒋海昆;李正媛;魏星;边银菊;陈华静杨选辉;张永仙;黄志斌;卢军;崔秋文;张素灵;张爱武
探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的构成与发展趋势及目的,分析地震监测预报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与社会需求,指出地震监测预报的发展方向,提出需要优先安排的研究课题。
2008 Vol. 28 (2008专刊): 14-23 [摘要] ( 2008 ) [PDF 0KB] ( 526 )
24 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发展规划研究
王兰民;吴志坚;孙军杰;
在调研国内外地震灾害防御体系的演化过程、组成、效能、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震灾害防御体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地震成灾潜源区防御技术、地震灾害防御组织管理、防御体系保障措施等3个层面,综合分析、归纳提出了地震灾害防御体系的组成框架和科学内涵;研究提出了我国地震灾害防御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抗震设防要求与技术标准,城市、农村、各类工程设施震害防御,地震次生灾害防御,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震后救助恢复,以及科技创新、法规政策、组织管理与宣传教育等保障能力诸方面的发展方向、主要指标、优先主题和科学研究计划、建设工程与研究专项;论述了中国地震局在法规政策、实施机制、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方面应占据的地位、角色和应发挥的作用;形成了“十二五”我国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发展规划的建议。
2008 Vol. 28 (2008专刊): 24-36 [摘要] ( 2217 ) [PDF 0KB] ( 463 )
37 地震应急与救援体系发展规划研究
吴建春;李亦纲;皇甫岗;黄剑涛;钟贻军;聂高众
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地震应急救援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并结合汶川8.0级地震的主要经验教训,分析了中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未来的发展态势;讨论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优先发展的领域。地震应急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趋势应是避免将常规型突发事件“危机化”,努力将危机型突发事件“常规化”,有效应对地震巨灾。
2008 Vol. 28 (2008专刊): 37-42 [摘要] ( 2273 ) [PDF 0KB] ( 424 )
43 固体地球物理学与地球内部探测发展规划研究
张东宁;吴忠良;陈瑶
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发展趋势分析、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分析及对战略目标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与优先主题研究内容建议,以及固体地球物理学与地球内部探测领域科学计划建议、工程与专项研究内容建议。并对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2008 Vol. 28 (2008专刊): 43-48 [摘要] ( 2118 ) [PDF 0KB] ( 495 )
49 现代大地测量学与对地观测发展规划研究
姚运生;周硕愚;吴云;杜瑞林
探讨如何通过“现代大地测量学与对地观测”的发展,推进地震科学核心技术进步与关键问题探索,支撑与促进国家防震减灾目标的实现。在回顾历史、剖析现状、研究学科发展逻辑、吸取当代先进技术和新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和预测了现代大地测量学、地震大地测量学与对地观测的发展趋势;规划了“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指标,设置了重点发展领域及课题。
2008 Vol. 28 (2008专刊): 49-55 [摘要] ( 1990 ) [PDF 0KB] ( 522 )
56 构造地质学与地震动力过程发展规划研究
马胜利;闻学泽;刘启元;沈正康;许建东
简述了构造地质学与地震动力过程研究在防震减灾和地震科学技术中的意义,提出了构造地质学与地震动力学的体系架构和科学内涵。分析了我国相关领域发展概况及国际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构造地质学与地震动力过程研究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并给出了相应的重点研究领域和优先主题以及“十二五”期间应开展的科学计划与专项建议。同时还提出了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建议。
2008 Vol. 28 (2008专刊): 56-66 [摘要] ( 2362 ) [PDF 0KB] ( 499 )
67 地壳动力学发展战略研究
吴荣辉朱守彪
对地壳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现状、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依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及社会对防震减灾的需求,对地壳动力学今后的发展思路、发展态势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及主要课题设置等。
2008 Vol. 28 (2008专刊): 67-72 [摘要] ( 1629 ) [PDF 0KB] ( 489 )
73 地震预测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张国民;任金卫;傅征祥;庄灿涛;江在森;杨林章;孟国杰;王洪体;马宏生;王武星
在中国40多年地震预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预测科学总体发展方向,包括地震预测科学的内涵、科学框架、主要研究领域与优先课题,以及发展地震预测科学的关键技术。同时阐述了地震预测科学领域中的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关系。
2008 Vol. 28 (2008专刊): 73-79 [摘要] ( 1720 ) [PDF 0KB] ( 525 )
80 地震工程学与地震灾害预防发展规划研究
袁晓铭
总结地震工程学与地震灾害预防技术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和需求;构建地震工程学体系架构,分解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剖析地震工程学与地震灾害预防技术当前态势,指出其薄弱环节及发展趋势;确定我国地震工程学发展思路,提出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提出为实现发展目标须解决的优先主题和课题设置;提出“十二五”我国地震工程学应当开展的重大科学计划与项目以及学科发展的保障和配套措施。
2008 Vol. 28 (2008专刊): 80-91 [摘要] ( 1868 ) [PDF 0KB] ( 438 )
92 地震灾害社会经济学发展规划研究
高建国;聂高众
地震灾害社会经济学是运用社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震社会经济效应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研究地震灾害对国家或区域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氛围对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和震后应急、恢复能力影响的学科。该学科发展规划强调多学科研究和多种方法融合。
2008 Vol. 28 (2008专刊): 92-106 [摘要] ( 1632 ) [PDF 0KB] ( 434 )
107 防震减灾高新技术及其体系发展规划研究
连尉平;杨大克;张东宁;申旭辉;曲国胜;武金涛
在总结高新技术概况和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防震减灾高新技术体系架构和评价指标模型,进一步结合对防震减灾高新技术发展历程、现状以及面临挑战的分析,研究防震减灾高新技术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策略,并从需求和技术角度,探讨“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防震减灾高新技术的发展是行业业务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008 Vol. 28 (2008专刊): 107-112 [摘要] ( 1747 ) [PDF 0KB] ( 473 )
113 国际防震减灾发展态势分析
崔秋文;赵勇;陈英方;董军;程辉;武玉霞;赵宇彤
从3个方面对国际防震减灾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研究:1)美日俄等国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内容有应用高新技术解决地球科学问题,进行有关地震的创造性基础研究。建立完善的地震科技防灾评价体系,地震科学必须与科技发展相互协调,并在相关领域内获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2)有关国家地震巨灾应对机制发展趋势。分析了地震巨灾的应急管理机制和体系的运行,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管理协调职能和社会力量联动的应急管理机制,保证应急管理体系高效运行。3)国际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趋势。给出了国际地球科学和地震研究的发展方向,美日等国防震减灾研究发展的新思路以及重大灾害应对机制研究和发展趋势。
2008 Vol. 28 (2008专刊): 113-122 [摘要] ( 1916 ) [PDF 0KB] ( 461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23 2008年3月24日竹山ML4.6地震研究
吴海波;陈俊华;罗俊秋;张卫华;孙伶俐
从地震序列、震中分布、等震线等方面研究了2008年3月24日湖北竹山县ML4.6地震,研究表明:该次地震为鄂西北地区一次正常的地震活动,为典型主余震型序列;主余震受力机制为共轭性。
2008 Vol. 28 (2008专刊): 123-127 [摘要] ( 2332 ) [PDF 0KB] ( 511 )
128 三峡井网地下流体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梅建昌;张卫华;李家明
对三峡井网8口井水位、井水温的观测数据的完整率、可用率、变化规律及干扰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井水位固体潮汐特征明显,对地壳体应变的响应灵敏度为10 -9 ~10 -10 /mm。井水位都具有气压效应,并受一定程度的降雨干扰;水温动态相对平稳,日变幅度在千分之几度,部分井水温在降雨期间呈阶跃上升或下降的特征。
2008 Vol. 28 (2008专刊): 128-133 [摘要] ( 1720 ) [PDF 0KB] ( 508 )
134 大坝监测设备硬件软件抗干扰措施
李农发;李翠霞;王国栋;彭宏伟;张黎
单片机系统置于大坝现场后,常常因受到各种各样复杂环境的干扰而不能正常稳定地工作。分析了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干扰的来源和后果,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研究了单片机的多种抗干扰技术和方法。
2008 Vol. 28 (2008专刊): 134-136 [摘要] ( 2067 ) [PDF 0KB] ( 481 )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保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 我刊464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被EBSCO数据库收录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 本刊执行主编柳建乔当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
更多...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 鄂ICP备18025169号-1
地址: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邮编: 430071
电话: 027-87864009 E-mail:jgg09@163.com QQ群:55084499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