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开放获取声明 | 问题解答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主编远程办公
        常务副主编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检索
        Email Alert
        
 
        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
        怎样写摘要
        固体潮理论值天顶距微分公式补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稿件处理流程图解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022年11期刘慧敏附录
        2020年12期附录A
        常见基金项目标注参考翻译
        《地应力测量中钻孔偏心分析》文章公式勘误
        范文
        与本刊相关的中图分类号
        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2019年 39卷 增2期
刊出日期:2019-04-15

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
1 国产磁通门磁力仪正交校正及资料分析
李德前,罗俊秋,林 俊

国产磁通门磁力仪在武汉台应用已有十多年时间。在台站运行期间,该仪器工作一直比较稳定,产出了较好的地磁观测数据。使用正交校正方法修正该仪器的观测资料,并对正交校正前后的观测资料进行静、扰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正交校正能够修正探头不正交引起的地磁场日变影响,使观测数据更加准确、可靠,能够提高地磁场观测资料的精度。

2019 Vol. 39 (增2): 1-3 [摘要] ( 1191 ) [PDF 2132KB] ( 1599 )
4 应城地震台FHD质子磁力仪影响因素分析
周 超,陈星星

搜集和整理了应城地震台FHD质子磁力仪2017年至今的数据资料,分析和讨论了磁暴、环境变化、修改参数、人为干扰等多种因素对FHD质子磁力仪观测资料的影响。该研究为识别前兆数据处理中的干扰因素提供了资料,对判断地震的地磁前兆异常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19 Vol. 39 (增2): 4-6 [摘要] ( 1251 ) [PDF 2676KB] ( 1546 )
7 谷城台FHD-2B质子磁力仪干扰因素分析
宋俊朋,栗 宁

通过收集谷城地磁台FHD-2B质子磁力仪近几年的观测资料,分析和总结供电、高压直流输电、场地环境、人为干扰、磁暴等干扰因素对FHD-2B型质子磁力仪的影响,为准确识别地磁数据各种异常干扰因素、判断地震前兆异常提供明确的方向。

2019 Vol. 39 (增2): 7-11 [摘要] ( 1149 ) [PDF 5594KB] ( 1498 )
12 湖北丹江地震台新旧地磁FHD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康 波,欧阳黎明,李俊超

湖北丹江地震台新建的地磁FHD相对观测室于2018年1月正式使用,经过与旧台的较长时间的对比观测,新台背景噪声小,数据质量高,受干扰情况明显低于旧台。分别从实时曲线、背景噪声、日均值、月均值等方面对两个台站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台数据质量明显优于旧台。

2019 Vol. 39 (增2): 12-16 [摘要] ( 1149 ) [PDF 4544KB] ( 1651 )
17 地磁观测台站墩差校正方法研究
邓 娜,王明贵,张卫华

通过对同一个台站地磁总强度F的人工观测与连续记录的差值进行对比分析,监控同一台站不同地磁观测点地磁场的差异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此差异对地磁观测准确性的影响及差异发生的原因。

2019 Vol. 39 (增2): 17-21 [摘要] ( 1115 ) [PDF 4518KB] ( 1641 )
22 应城地震台大地电场观测场地建设及对其初步观测资料的分析
汪 帆,王明贵,周 超

受武汉地铁运行影响,武汉基准地震台电磁观测项目搬迁重建至湖北省应城市汤池镇,该项目2013-09破土动工,于2016-12-30完成建设,于2017-01-01正式开始观测。主要介绍了应城地震台大地电场观测场地建设概况,并初步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城地震台具有良好的大地电场观测环境,符合建设要求。

2019 Vol. 39 (增2): 22-24 [摘要] ( 1164 ) [PDF 2173KB] ( 1557 )
25 基于非接触式微位移技术的三维钻孔应变仪测试研究
张 行,陈志高,李农发

对三维钻孔应变仪的标定测试主要包括线性度测试、灵敏度测试及频率响应范围测试,对这些指标的测试关系到仪器本身测得数据的可靠性。详细描述了基于非接触式微位移技术的测试方案,并进行了严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该测试方法更高效,三维钻孔应变仪各指标符合国家行业规范要求。

2019 Vol. 39 (增2): 25-29 [摘要] ( 1168 ) [PDF 5875KB] ( 1732 )
30 自然环境对黄石台洞体应变观测的影响特征分析
杨艳芳,吕 琳,李 峰,舒德亮

黄石台SSY型洞体应变经过十多年的观测运行,仪器工作稳定,资料连续可靠,能清晰地记录固体潮变化,受季节影响显著。仪器极易受自然环境因素(洞温、降雨、气压等)干扰,洞温升高,应变增大,呈拉张状态;洞温降低,应变减小,呈压缩状态。受降雨影响表现为压性变化,其中北南分量影响明显,东西分量影响较弱。洞体应变观测曲线随着气压波动变化同步发生抖动、上升或下降。

2019 Vol. 39 (增2): 30-33 [摘要] ( 1157 ) [PDF 3835KB] ( 1710 )
34 襄阳台分量式钻孔应变仪观测资料质量评价
蒋玲霞,孙伶俐,罗俊秋

对襄阳地震台十五建设安装的YRY-4型四分量式钻孔应变仪的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该仪器的观测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襄阳地区地应力的变化,其观测资料连续、稳定、可靠,可以为地球物理和地震预报的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
 

2019 Vol. 39 (增2): 34-36 [摘要] ( 1254 ) [PDF 2459KB] ( 1741 )
37 鄂东地区洞体应变潮汐观测质量评定及干扰因素剖析
吕 琳,杨艳芳,解杨春

对鄂东地区洞体应变潮汐观测资料运用长时间序列年度对比分析后认为,武汉台SSY型洞体应变仪2015~2018年运行平稳,其NS分量易受降雨影响;黄石台SSY型洞体应变仪运行十分稳定;麻城台SSY型洞体应变仪NS分量长周期年变规律背景上叠加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黄梅台SSY型洞体应变仪运行十分平稳,具有显著季节性变化。采用M2波振幅因子相对中误差和M1相对噪声水平两个指标对鄂东地区洞体应变观测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表明,麻城台和黄梅台SSY型洞体应变仪运行最为稳定且观测精度高;黄石台SSY型洞体应变仪自2010年以来,其仪器运行趋于稳定,精度较高;而武汉台SSY型洞体应变仪运行稳定性较差,观测精度较低。对鄂东地区2017~2018年地球物理事件、自然环境事件和人为干扰事件统计分析后认为,鄂东地区洞体应变仪映震能力相对较弱;仪器极易受自然环境(降雨、雷电、气压、风扰、雷雨)和人为干扰(进洞、调零、标定)事件影响。

2019 Vol. 39 (增2): 37-40 [摘要] ( 1124 ) [PDF 5738KB] ( 1696 )
41 恩施地震台重力非潮汐变化异常分析
林 俊,王建伟,王 杰,徐志辉

 LaCoste-Romberg PET/gPhone型重力仪在恩施台运行已有9年多时间,在台站运行期间,该仪器工作一直比较稳定,产出了较好的重力观测数据。从观测系统、施工环境干扰、自然环境影响、其他观测手段等来判定核查2015-07-01至2017年末出现的异常是否为地震前兆异常。核查分析结果表明,期间重力3次“勾状”异常变化以及观测噪声水平逐渐加大、固体潮曲线明显加粗是由仪器故障和人员进洞引起的干扰异常。M2波潮汐因子自2015年以来出现的长趋势下降异常,可能受到台站南侧同期的工程施工的影响,但仍需进一步分析,目前异常性质有待确定。

2019 Vol. 39 (增2): 41-46 [摘要] ( 1198 ) [PDF 6726KB] ( 1799 )
47 利用襄樊地震台gPhone重力仪观测数据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万 禹,江 颖,栗 宁,张 坤,刘 迁

利用襄樊地震台gPhone重力仪观测数据,检测到2017-09-08墨西哥MW 8.2地震激发的0S0~0S60之间的地球球型自由振荡。检测结果与PREM模型的理论值相比,整体平均偏差约为0.30%,二者基本相符。这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是有效的,也说明襄樊地震台重力资料质量优良。

2019 Vol. 39 (增2): 47-50 [摘要] ( 1202 ) [PDF 4969KB] ( 1853 )
51 一种新型高精度测斜仪的设计
林 强,王嘉伟,胡国庆

设计了一种可持续监测精密仪器观测墩稳定情况的摆式测斜仪,该仪器捕获的数据可对精密地壳运动观测结果进行修正,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测斜仪的分辨力优于1″,量程范围100″,能精确测量观测墩稳定性的长期变化。

2019 Vol. 39 (增2): 51-53 [摘要] ( 1158 ) [PDF 2260KB] ( 1601 )
54 降雨和气压对武汉地震台形变仪器干扰分析
李 峰,杨艳芳

在形变观测中,降雨和气压是导致观测资料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武汉地震台的DSQ水管倾斜仪和SSY铟瓦棒伸缩仪的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WYY气温气压降雨量综合观测仪,对日常观测中的降雨、气压干扰进行特征分析,以期获取更真实、准确的地倾斜和地应变的前兆信息。

2019 Vol. 39 (增2): 54-56 [摘要] ( 1104 ) [PDF 3159KB] ( 1603 )
57 宜昌地震台形变观测典型曲线畸变分类及形成机理
李小芬,王 慧,罗俊秋,张 辉

对宜昌台形变观测仪器典型畸变曲线进行了筛选和分类,结果表明,干扰因素、同震记录、地震前兆异常和不明原因异常是形成宜昌台数字化形变仪器典型畸变图像的主要原因。

2019 Vol. 39 (增2): 57-61 [摘要] ( 1112 ) [PDF 4280KB] ( 1732 )
62 宜昌地震台VP型宽频带倾斜仪短期干扰因素分析
曾智辉,张 辉,王 慧,钱 山,宋潇潇

通过收集和整理宜昌地震台VP型宽频带倾斜仪2018-01~10的观测资料,分析和总结了自然因素、人为干扰、仪器故障等干扰因素对VP型宽频带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影响,对识别前兆数据中的干扰因素、准确判断地震前兆异常具有重要意义。从资料分析结果中掌握非震因素引起的异常曲线形态及其成因,为台站人员在日常观测资料处理中提供参考,以便获得更高质量的观测资料。

2019 Vol. 39 (增2): 62-64 [摘要] ( 1409 ) [PDF 2492KB] ( 1638 )
65 气象因素对宜昌台形变观测的影响
金成林,张 辉,王 慧,李小芬,钱 山,宋潇潇

数字化洞体形变观测所产出的观测资料中不仅有地壳应变的有效信息,还有气象因素的干扰信息,这些干扰信息给地震前兆异常的识别带来了巨大困难。对宜昌台形变观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确定了影响宜昌台形变观测的主要气象因素。研究表明,宜昌台形变观测主要受到大风、气压突变、强降水这3个气象因素的干扰。通过采取加强观测室、门、穿线孔等部位的密封,人员进出洞室及时关门,减少气流的扰动等措施降低干扰的影响范围,进而提高地震前兆异常识别的准确性。

2019 Vol. 39 (增2): 65-68 [摘要] ( 1102 ) [PDF 3200KB] ( 1563 )
69 宜昌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常见干扰因素分析
张 辉,钱 山,张 毅,龚自禄

通过收集和处理宜昌地震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2018-01-01至今的观测资料,分析和总结了多种干扰因素对其的影响。这对识别VP仪观测数据的异常干扰,提高前兆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9 Vol. 39 (增2): 69-71 [摘要] ( 1194 ) [PDF 2447KB] ( 1672 )
72 南平台垂直摆破年变异常的自动识别
李毅伟,罗俊秋,黄晓华,方传极,杨锦玲,关玉梅

选取南平台垂直摆观测数据作为分析数据,该台仪器具有多年连续的观测数据,且数据年变清楚,映震效能较好。在排除对观测数据进行人为、仪器等原因造成的干扰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傅里叶理论年变模型。以扣除正常年变的观测数据残差作为分析对象,对阈值取值区间进行扫描,找出R值最大时所对应的阈值作为该测项分量的异常指标,实现破年变异常的自动提取和判定。

2019 Vol. 39 (增2): 72-75 [摘要] ( 1122 ) [PDF 5311KB] ( 1594 )
76 宜昌台水管仪观测曲线毛刺现象分析
钱 山,宋潇潇,曾智辉,金成林,龙宇云

宜昌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运行多年,近年来,曲线经常出现大量的毛刺现象,影响了观测数据的质量。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对识别水管仪的干扰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2019 Vol. 39 (增2): 76-78 [摘要] ( 1113 ) [PDF 2725KB] ( 1649 )
79 湖北省宜昌台水管倾斜仪异常核实与分析
涂先新,钱 山,曾智辉,宋潇潇,张 辉,王 慧,张 毅

地震观测仪器非常灵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仪器所记录的众多信息中剔除非地震信息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宜昌台水管倾斜仪是一套性能较好的仪器,2018-03-08水管倾斜仪开始断断续续记录到一些异常信息,通过对仪器观测系统、场地环境的核实,发现观测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但在台站南方150 m处发现施工,并且每逢下雨天气,施工停止时,仪器曲线正常,天气良好时反之;同时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历史上施工干扰和此次施工干扰曲线表现形态一致,因此认为本次曲线异常系施工干扰所致。

2019 Vol. 39 (增2): 79-83 [摘要] ( 1225 ) [PDF 5792KB] ( 1736 )
84 麻城台DSQ水管倾斜仪干扰噪声分析处理
解杨春

2018-03以来,麻城台DSQ数字化水管倾斜仪数据曲线持续不间断地出现噪声大、毛刺多,严重时甚至掩盖固体潮曲线变化。通过野外周边环境变化调查、气象环境变化、硐室观测环境、仪器运行状况和配套防雷装置逐步排查,得出结论:①常年积累下来的水蒸气和湿气会导致曲线变粗;②安装在硐室内连接仪器的防雷装置老化,从而导致曲线噪声大。

2019 Vol. 39 (增2): 84-86 [摘要] ( 1252 ) [PDF 2574KB] ( 1516 )
87 三峡井网井水位降雨动态响应特征分析
黄 仲,张 辉,张卫华

根据降雨对三峡井网井水位动态影响的资料分析和现场观测试验结果,讨论了降雨对深井水位年动态影响的类型、特征与影响机理等,并探讨了三峡井网水位变化与降雨有关的因素。

2019 Vol. 39 (增2): 87-90 [摘要] ( 1148 ) [PDF 2725KB] ( 1622 )
91 丹江口井网与淅川M4.3地震同震响应分析
王孝鄂,李俊超,王秋良

分析了2016~2018年丹江口井网(雷庄井、唐扒井、盛湾井)水位和水温的观测资料,得到每个资料的动态曲线,总结了2018-02-09淅川县M4.3地震三口井的响应特征,并探讨了出现同震响应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井网水位变化趋势与水库水位同步,水温较稳定,年平均变化为0.04 ℃。对于淅川地震同震效应,盛湾井水温出现阶跃上升变化,唐扒井水温在02-08 14:30~15:30有一个0.000 2 ℃的上升变化,雷庄井水温未发现明显的同震响应情况。地震发生前,唐扒井水温在2017-10出现由下降到上升的破年变转折变化,是由强降雨引起的。

2019 Vol. 39 (增2): 91-94 [摘要] ( 1234 ) [PDF 5042KB] ( 1637 )
95 温度变化在井水位、定点形变观测中的影响特征分析
孙伶俐,林 俊,李小芬,罗俊秋

分析计算了大气环境温度、洞室温度及观测井深层水温变化对武汉地区地震台站地壳浅层观测中的水文地质学、地球重力学、大地测量学等多类型实测数据(井水位、相对重力、洞体应变、水管倾斜、摆式倾斜、钻孔倾斜)的影响程度。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气温度、洞室温度变化对井水位影响不明显,观测井水位与315 m深层水温存在中低度相关;②各温度因素对台站连续重力观测影响不明显;③大气温度、250 m深层水温变化与水管倾斜、摆式倾斜中高度相关;④洞室温度变化与洞体应变(棒和管)类观测影响明显,存在中高度相关;⑤315 m深层水温变化与洞体应变(管)类观测存在高度相关。

2019 Vol. 39 (增2): 95-98 [摘要] ( 1258 ) [PDF 3153KB] ( 1530 )
99 温度变化在井水位、定点形变观测中的影响特征分析
孙伶俐,林 俊,李小芬,罗俊秋

分析计算了大气环境温度、洞室温度及观测井深层水温变化对武汉地区地震台站地壳浅层观测中的水文地质学、地球重力学、大地测量学等多类型实测数据(井水位、相对重力、洞体应变、水管倾斜、摆式倾斜、钻孔倾斜)的影响程度。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气温度、洞室温度变化对井水位影响不明显,观测井水位与315 m深层水温存在中低度相关;②各温度因素对台站连续重力观测影响不明显;③大气温度、250 m深层水温变化与水管倾斜、摆式倾斜中高度相关;④洞室温度变化与洞体应变(棒和管)类观测影响明显,存在中高度相关;⑤315 m深层水温变化与洞体应变(管)类观测存在高度相关。

2019 Vol. 39 (增2): 99-102 [摘要] ( 1206 ) [PDF 4158KB] ( 1718 )
103 房县三海村井水温梯度测试与观测异常分析
袁 曲,许裕之,张 辉,何案华,万 禹

采用SZW-1A型水温仪完成温度梯度测量,从房县三海村井观测记录中分析该井的动态特征,测量得出:①三海村井平均梯度为2362 7 ℃/hm,梯度分布较不均匀,50~60 m处梯度极大值为7548 ℃/hm,梯度下降井下90~110 m处,负梯度最低值为-4051 ℃/hm,至井底1115 m处又恢复为正温度梯度。②2017年9~10月强降雨,三海村井上半部分受低温循环水作用,使水温4号测点、水位观测趋势转折幅度减小,而在井底105~110 m最小正梯度处,水温传感器记录较为稳定,随降雨与裂隙横向渗透,铁矿物质的水化学作用致使井水温2号测点小幅升高。③水温传感器的放置位置应对温度梯度、围岩特性、观测稳定性综合考虑。

2019 Vol. 39 (增2): 103-106 [摘要] ( 1168 ) [PDF 2502KB] ( 9438 )
107 钟祥马岭静水位仪异常响应因素分析
兰 天, 栗 宁,宋俊朋,郑运杰,赵 瑞

通过观测地下静水位异常振动,可以捕获地区构造应力特征。如降雨对井水位变化幅度的影响可以反馈含水层渗流信息;通过观测地震同震响应可以反馈区域应力场的孕育过程。此外,气压效应、人为干扰等也会对观测资料造成相应的影响。通过分析各种响应对应的特征,可以有助于人们锁定异常对应的类型,也能获得更加高信噪比的资料。

2019 Vol. 39 (增2): 107-109 [摘要] ( 1152 ) [PDF 2563KB] ( 1592 )
110 基于Cortex-M4内核与CMOS图像传感器的实时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李 欣,朱 威,罗青山,郭唐永

介绍了一款基于Cortex-M4的STM32F407与CMOS图像传感器OV7670的实时采集系统。STM32F407作为主控芯片,通过FIFO缓存采集OV7670获取的图像信息,并在LCD电容触摸屏上实时显示。本系统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地震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019 Vol. 39 (增2): 110-113 [摘要] ( 1136 ) [PDF 2509KB] ( 1604 )
114 基于MapX两种实时仪器烈度图绘制办法研究
陈玉秀,夏界宁,杨厚丽,李 丹,王 敏

为了实现仪器烈度图实时绘制,基于MapX设计了ODBC数据源插值法和点线面法两种绘制仪器烈度分布图的办法。研究发现,在烈度值网格化后的数据没有异常点时,点线面法实时性优于ODBC数据源插值法,更加适合于实时仪器烈度图的绘制;如果有异常点,ODBC数据源插值法优于点线面法。

2019 Vol. 39 (增2): 114-116 [摘要] ( 1047 ) [PDF 3121KB] ( 1586 )
117 精密测距仪测量基线场的可行性试验
何浩鹏,彭友志,刘正华,张 鑫

针对因瓦尺基线丈量存在的问题,利用两台精密测距仪在武汉比长基线场进行了可行性试验,详述了基线测量方案,重点进行了两台仪器的重复性和复现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段距离、不同气象条件下,精密测距仪的观测结果有良好的复现性和一致性。通过与因瓦尺丈量基线的分析比较,验证了精密测距仪能以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工作,进一步论证了使用精密测距仪测量长度基线的可行性。

2019 Vol. 39 (增2): 117-119 [摘要] ( 1075 ) [PDF 2259KB] ( 1531 )
120 时间测量芯片在流动卫星激光测距中的应用
朱 威,李 欣, 罗青山,李世鹏

 实现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TDC7200在卫星激光测距时间测量模块中的应用;使用时间计数测量模式,结合ARM 控制芯片和FPGA逻辑门电路芯片设计时间测量系统,完成时间测量。对所设计的时间测量系统进行固定时间间隔测试、地靶测量以及卫星测距等实验,采集测量数据并分析测量结果,判断其测量精度及分辨率符合卫星激光测距的精度要求。

2019 Vol. 39 (增2): 120-123 [摘要] ( 1220 ) [PDF 6236KB] ( 1642 )
124 字符识别在电子经纬仪检定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张 亿,史雨辉,罗 松,郑 勇, 黄 兴

通过工业相机采集电子经纬仪显示屏数据,对其进行预处理、阈值分割和字符分割,得到单个字符,并构建一个BP神经网络对字符进行识别,获得了96%的识别准确率,这也证实了字符识别在电子经纬仪检定数据采集中应用的可行性。

2019 Vol. 39 (增2): 124-126 [摘要] ( 1263 ) [PDF 3273KB] ( 1515 )
127 基于机器视觉的电子经纬仪十字丝识别研究
史雨辉,张 亿, 罗 松,郑 勇,黄 兴

为了解决经纬仪检定过程中人眼照准的问题,将机器视觉引入到经纬仪检定过程中,通过对获得的十字丝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十字丝分割和轮廓检测等处理,完成了十字丝图像中十字丝的识别,这也证实了机器视觉在经纬仪检定中应用的可行性。

2019 Vol. 39 (增2): 127-129 [摘要] ( 1191 ) [PDF 3757KB] ( 1576 )
130 基于C#激光采集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孟蔓菁,邹 彤,刘海波

为提高激光数据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利用C#技术开发上位机软件,将数据通过RS232转USB接口进行读取、处理、存储和实时显示。通过使用Visual Studio 2010.NET编程环境中的Thread类进行多线程编程,利用Serial Port类进行串口通信,实验表明,上位机软件界面友好,实时图像曲线响应及时,使用便捷。

2019 Vol. 39 (增2): 130-132 [摘要] ( 1191 ) [PDF 2440KB] ( 1733 )
133 基于DDS与STM32单片机的地震计标定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应用
齐军伟,周云耀,吕永清

地震计激励线圈标定是检测地震计指标参数不可或缺的一环,设计了一款地震计标定信号发生器。以STM32F103单片机为控制系统,利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地震计标定所需信号,设计电路对信号滤波、调幅以输出所需的信号,使用C语言实现系统软件设计。将标定信号发生器应用于CTS-1E甚宽频带地震计。结果表明,设计的地震计标定信号发生器可产生地震计标定所需正弦波、方波信号,完成地震计标定工作。

2019 Vol. 39 (增2): 133-136 [摘要] ( 1310 ) [PDF 3336KB] ( 1859 )
137 基于BW-VG500倾角传感器的仪器测试平台自动调平技术研究
欧同庚,穆远博,刘子维

仪器测试平台运动过程中的倾斜变化是影响地震科学仪器标定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多种支撑方式和调平方法的分析,本测试平台选用了4点支撑方式,通过安装在上部固定平板上的倾角传感器BW-VG500监测平台的倾角变化,构建调平系统,能够有效实现测试平台的自动调平。

2019 Vol. 39 (增2): 137-139 [摘要] ( 1545 ) [PDF 3351KB] ( 1503 )
140 核电站地震加速度计MTBF的计算分析
吴雄伟

安全是核电站运行的必要保障,对于应用在核电站的新产品,核电站会对其提出极高的可靠性要求, 使用理论统 计 法 对 某 公 司 的 REMOS-MA 地 震 加 速 度 仪 产 品 进 行 平 均 无 故 障 时 间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分析计算。 结果表明,该加速度计的设计达到了核电站可靠性要求。

2019 Vol. 39 (增2): 140-142 [摘要] ( 1189 ) [PDF 2208KB] ( 1636 )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保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 我刊464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被EBSCO数据库收录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 本刊执行主编柳建乔当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
更多...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 鄂ICP备18025169号-1
地址: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邮编: 430071
电话: 027-87864009 E-mail:jgg09@163.com QQ群:55084499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