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开放获取声明 | 问题解答 | 联系我们 | English Version
        作者在线投稿
        作者在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主编远程办公
        常务副主编办公
        编辑远程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期刊检索
        Email Alert
        
 
        作者署名与作者单位
        怎样写摘要
        固体潮理论值天顶距微分公式补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稿件处理流程图解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022年11期刘慧敏附录
        2020年12期附录A
        常见基金项目标注参考翻译
        《地应力测量中钻孔偏心分析》文章公式勘误
        范文
        与本刊相关的中图分类号
        常用校对符号一览表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版权转让协议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2013年 33卷 增1期
刊出日期:2013-09-25

观测技术 地壳形变与地震 观测技术
   
地壳形变与地震
1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布设探讨
陆明勇,牛安福,黄宝森,刘天海,马牧军,,寇建新,于海生,李宁,张金城

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兼顾监测场地的可控性和均匀性、监测服务目的以及活动断裂的地震易发性等,探讨了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优化布设。

2013 Vol. 33 (增1): 1-4 [摘要] ( 1223 ) [PDF 547KB] ( 2812 )
5 汶川地震与卫星重力变化
邹正波,李辉,康开轩,吴云龙

利用GRACE重力卫星的重力场模型,计算了中国大陆及周缘地区在汶川地震前后两年的重力变化,在剔除陆地水质量变化的影响后,研究了卫星重力变化与由位错模型模拟的同震重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卫星重力变化揭示了汶川地震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2013 Vol. 33 (增1): 5-7 [摘要] ( 1260 ) [PDF 782KB] ( 2691 )
8 滇西地区近期重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
郑兵,王双洪,王青华,杨洋,易天阳,马伶俐,蒲晓霞,蒋海涛

对2010—2012年川滇西部地区流动重力资料进行统一处理,得到区域重力场变化图象,并以此为基础研究2012年宁蒗-盐源5.7、彝良5.7级地震与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关系。结果显示:震区局部重力场在两次地震前均出现了快速、大幅的上升变化,在约一年的时间内增加了约60×10 nms-2的重力变化量。

2013 Vol. 33 (增1): 8-10 [摘要] ( 1127 ) [PDF 1647KB] ( 2488 )
11 利用高频GPS数据研究汶川地震引起的近场地表运动学特征
苏小宁,孟国杰,廖华,张素灵

利用单历元定位方法处理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震中附近GPS连续站1 Hz数据,获取近场地壳运动学特征。观测结果表明,测站运动的方向和幅度不仅与测站与震中距离相关,而且与破裂带的距离相关,近场运动学的复杂性反映了震源破裂过程具有逆冲和走滑的特征。距震中最近的郫县站最大运动学位移EW方向超过100 cm,NS方向达到70 cm,其GPS位移和强震仪得到的位移一致。对12个GPS测站的运动学位移与永久静态位移进行对比,发现6个测站前者明显大于后者,5个测站二者大小相当,成都站前者小于后者。

2013 Vol. 33 (增1): 11-15 [摘要] ( 1262 ) [PDF 1507KB] ( 2647 )
16 gPhone重力仪记录的汶川8.0地震高频信号研究
周磊,申重阳,韦进,任政堂

分析了汶川Ms8.0地震时我国6台gPhone重力仪记录的高频同震数字信号,结果表明:1)gPhone重力仪记录的同震信号包括地震波初动和衰减过程,通过与宽频带地震计记录数据比较,可知其为地震破裂过程的真实记录;2)利用重力仪记录信号提取震源时间函数,再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对其进行理论地震波图合成,并与他人利用地震计记录的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结果进行比较, 证明gPhone重力仪记录的高频信号可用于震源破裂过程研究。

2013 Vol. 33 (增1): 16-19 [摘要] ( 1374 ) [PDF 807KB] ( 2504 )
20 2009年7月22日武汉日全食重力效应研究
姚垚,李辉,韦进,杨光亮

为研究2009年7月22日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日全食对地球重力场的影响,处理和分析了武汉九峰国家重力基准点的GWR超导重力仪和gPhone弹簧重力仪的观测数据,结果表明:超导重力仪的观测数据与气压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3台弹簧重力仪残差时间序列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噪声水平在其正常精度范围之内;超导重力仪和弹簧重力仪在日全食发生期间均未观测到重力场的异常效应。

2013 Vol. 33 (增1): 20-22 [摘要] ( 1274 ) [PDF 693KB] ( 2508 )
23 福建沿海地区形变-应变场的演变特征
占惠,梁全强,杨婕,韩志国,张燕芬

利用福建沿海地区GPS基本网2003—2010年4期观测资料,运用GAMIT/GLOBK软件及块体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得到了各站相对于整个块体的形变速度和块体上的应变图像。结果显示:福建沿海地区具有一致的东南向运动,大小在35 mm/a左右;邵武河源断裂带附近的剪切应变较大,政和-海丰断裂带与永安-晋江断裂带交汇处剪切应变相对较小,长乐-诏安断裂带从南到北的剪切应变经历了一个南弱北强到南强北弱的变化过程,政和-海丰断裂带和永安-晋江断裂带交汇处最大和最小主应变由压应变转为张应变;福建地区从西北到东南沿海经历了由张到压-由压到张-由张到压的变化过程。

2013 Vol. 33 (增1): 23-27 [摘要] ( 1144 ) [PDF 1901KB] ( 2228 )
28 台风对连续重力固体潮的影响分析
杨锦玲,关玉梅,王青平,王紫燕,陈超贤,陈光

以2012年“泰利”和“苏拉”台风期间的福州台和漳州台秒采样的重力固体潮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巴特沃斯高通滤波,提取出重力固体潮中高频的台风扰动;其次采用傅里叶变换分析福州台和漳州台重力的功率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中心距台站越近、风速越大、气压越低,重力固体潮的扰动也越明显。“泰利”和“苏拉”台风引起的重力扰动主要频率范围为0.16~0.28 Hz,而福州台和漳州台无台风影响时的正常重力地脉动脉动频率为0.25~0.35 Hz。

2013 Vol. 33 (增1): 28-31 [摘要] ( 1297 ) [PDF 1994KB] ( 2274 )
32 江西瑞昌4.6级地震震源机制与发震构造研究
赵凌云,张辉,陈俊华,申学林,魏贵春

基于湖北、江西区域台网共9个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采用CAP法反演江西瑞昌2011年9月10日Ms 4.6地震震源机制解,其最佳双力偶解为节面I走向204°,倾角79°,滑动角-22 °;节面Ⅱ走向298°,倾角68°,滑动角-168°;最佳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4 km附近;结果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主压应力P轴近NS向,主张应力轴近EW向,类型为正断;其最大余震为当日23时36分原震中位置Ms 2.8级地震,类型为倾滑正断;余震序列主要呈NNE分布,个别呈NW方向分布。由此推断该地震发震构造与2005瑞昌5.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同一组构造系列,从地表考察判断其与NE向枫林桥断裂有关。

2013 Vol. 33 (增1): 32-35 [摘要] ( 1373 ) [PDF 766KB] ( 2308 )
36 湖北省潮汐形变观测异常及干扰识别
孙伶俐,李明,蒋玲霞,罗俊秋,戴苗,马武刚

对2003—2013年湖北省数字化定点形变潮汐观测中的突跳、阶变、震颤等异常的分析发现,气象因素对形变潮汐观测的影响复杂:1)不同气压场控制影响形变观测的异常形态不同,但响应频率一致;2)台风对形变观测的秒值和分钟值数据在1~4秒和2~4分钟较高频段均有响应;3)台址条件不同,降雨对形变观测产生的畸变影响不同。影响范围一般在0~全日波频段且存在较大的噪声;4)短时大气温度变化对形变观测有一定影响,会使曲线发生抖动或暂态波动,在64~128 分钟和128~256 分钟较低频段上有响应。水库冲沙、水库蓄水、土石开挖等环境荷载变化对分钟值观测曲线产生明显阶跃、抖动型实时畸变。人员进洞、施工、仪器标定检修等人为活动对观测曲线的影响可直接识别。

2013 Vol. 33 (增1): 36-40 [摘要] ( 1303 ) [PDF 1560KB] ( 2760 )
41 初始震源深度对双差地震定位深度的影响分析
闫俊岗,王利兵,谭青

利用随机生成的理论地震走时数据,取2、5、10、15 km作初始深度,对用双差定位法给出的定位深度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模拟计算,认为初始深度误差对双差定位法的空间位置影响较小,但对深度结果有一定影响。

2013 Vol. 33 (增1): 41-44 [摘要] ( 1333 ) [PDF 1658KB] ( 2634 )
45 利用sPn与Pn 震相的到时差计算震源深度
吕俊强

对2010年6月22 日宁夏永宁M4.9地震震中距1 000 km范围内不同台站记录的sPn、Pn震相进行了初步分析, 利用二者的到时差计算该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并讨论了用sPn测定震源深度的可能性及其应用。

2013 Vol. 33 (增1): 45-48 [摘要] ( 1379 ) [PDF 786KB] ( 2789 )
49 绝对重力控制下的山西地震带2009—2012重力场动态变化
冯建林,孙少安,秦建增,檀玉娟,黄帮武,李德庆

通过对山西地震带区域重力测网2009—2012年的绝对与相对重力资料的联合平差,获得了以太原绝对重力点为基准的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并分析了太原绝对重力点起算值的选取问题。

2013 Vol. 33 (增1): 49-52 [摘要] ( 1170 ) [PDF 1629KB] ( 2370 )
53 福建省连续重力观测资料分析
钟继茂

借助Matlab平台,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和傅里叶谱,分析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8.6级地震引起的地球自由振荡和2012年第5号台风“泰利”的卓越频率等特征。结果显示:厦门台和福州台能监测到地球自由振荡信号的基频振型;漳州台和福州台监测到的台风的卓越频率约为0.25 Hz。

2013 Vol. 33 (增1): 53-56 [摘要] ( 1296 ) [PDF 890KB] ( 2960 )
57 地下水对重力变化的影响分析
周红伟,卢至孟,何万平,占惠,陈新泽

采用泉州、福州地区的水井水位数据,对该地区的重力复测资料经地下水模型校正后,得到的重力量值减少了大约10×10-8ms-2,表明用高精度重力测量资料研究地壳深部构造活动,需要消除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

2013 Vol. 33 (增1): 57-60 [摘要] ( 1066 ) [PDF 931KB] ( 2464 )
61 山东重力场季节性变化特征
吕子强,郑建常,陆汉鹏,韩海华,王梅,佟瑞清

利用山东地区2010—2012年6期流动重力测量资料,研究了鲁南网重力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力场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每年的3月与8月,重力场存在反向变化,变化幅值相近;季节性变化与降水有关。

2013 Vol. 33 (增1): 61-63 [摘要] ( 1164 ) [PDF 2079KB] ( 2616 )
64 河南省北部地区的地震波走时特性研究
陈睿,闫楷,孙杰,李源,万娜,黄灿

以河南省北部地区地震波走时特征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南台网及邻省部分台站的地震观测资料,运用线性拟合的方法计算得出地壳速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该速度模型计算发震时刻、制作理论走时曲线的精度,比河南省台网使用的华南走时表速度模型有明显提高。

2013 Vol. 33 (增1): 64-67 [摘要] ( 1145 ) [PDF 802KB] ( 2500 )
68 三峡秭归附近地区地震精定位研究
魏贵春,张丽芬,申学林,陈俊华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三峡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的秭归附近地区2008—2011年的73个M≥1.0地震重新进行定位,得到58个定位结果。结果显示,精定位后在减小残差、控制震中分布和震源深度方面均有较大改进。震中平均误差为:南北向0.42 km,东西向0.63 km,垂直向1.53 km。精定位后显示,74%的地震事件深度分布在7 km左右,平均深度6.8 km。结合秭归附近地区地震活动情况,分析了该地区的地震趋势。

2013 Vol. 33 (增1): 68-70 [摘要] ( 1158 ) [PDF 1029KB] ( 2753 )
71 三峡井网温度梯度特征分析
梅建昌,黎永东,李家明,郭熙枝

对三峡水网的6口观测井的温度梯度测量结果表明:太阳辐射热的影响深度为20~30 m;各井的水温梯度差异较大,同一井不同深度井段的温度梯度也不同。影响温度梯度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岩性、岩体发育的完整性和太阳辐射热。

2013 Vol. 33 (增1): 71-75 [摘要] ( 1120 ) [PDF 1246KB] ( 2807 )
76 高邮-宝应M4.9地震前湖州定点形变异常分析
方燕勋,马武刚

对高邮-宝应M4.9地震前湖州台定点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趋势异常、短期异常和临震异常。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摆式倾斜仪的倾斜异常的方向与研究区域背景应力场方向一致,形变异常很可能是区域构造应力场改变的反映。

2013 Vol. 33 (增1): 76-78 [摘要] ( 1255 ) [PDF 617KB] ( 2844 )
79 常熟地震台水管倾斜仪与垂直摆倾斜仪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狄樑,陆德明,丁建国

对常熟台水管仪与垂直摆记录到的同一地震的地倾斜响应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同震形变响应的3个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两套仪器的地震延迟时间、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及震中距均成正比;2)水管仪的变形幅度与震级成正比,与震中距成反比;垂直摆的变形幅度主要与震级有关,但与震中距也有一定关系。

2013 Vol. 33 (增1): 79-81 [摘要] ( 1336 ) [PDF 513KB] ( 2581 )
82 泰安台水平摆对范县4.3级地震的潮汐异常响应
李希亮,卢双苓,李峰,王强,张玲

运用CUM-AIC方法处理泰安地震台水平摆观测资料,发现其2011年10月13日河南省范县和山东省鄄城交界发生的4.3级地震前存在异常信号,分析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提取潮汐形变短临异常。

2013 Vol. 33 (增1): 82-84 [摘要] ( 1132 ) [PDF 491KB] ( 2344 )
85 宜昌台观测资料质量与映震效果对比研究
王慧,孙伶俐,黄仲,李明

对2007—2012年宜昌台DSQ“九五”数字化水管倾斜仪升级改造前后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改造后的仪器连续率指标保持稳定,观测数据抗干扰和映震效果明显增强,潮汐因子和中误差精度水平略有提高。受仪器改造完成时间较短影响,观测数据的日均漂移量跟往年同期相比稍有增大,观测系统还需进一步稳定。

2013 Vol. 33 (增1): 85-90 [摘要] ( 1277 ) [PDF 2099KB] ( 2554 )
91 荥阳地震台形变观测干扰的识别
黄灿,吴海波,李海峰,耿淑芬,周冠强,孙培书

分析降雨、大风、雷电、观测室进人、放炮、断电及仪器故障等各种干扰事件对荥阳地震台数字化形变固体潮分钟值的影响。

2013 Vol. 33 (增1): 91-93 [摘要] ( 1173 ) [PDF 1050KB] ( 2563 )
94 流动GPS观测动态监控管理系统
周辉,任海军,王丹宁,马亮,王文青,程陈

设计了一套流动GPS观测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流动GPS观测过程中GPS接收机、GPS观测小组状态的监控和管理。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故障,观测人员能够实时发现;同时任务管理部门也可及时了解各GPS观测小组的工作状态。

2013 Vol. 33 (增1): 94-96 [摘要] ( 1145 ) [PDF 792KB] ( 2241 )
97 赣西北地区P波S波随频率衰减关系研究
董非非,汤兰荣,潘林山,王敏

利用2009-01—2013-05月发生在赣西北地区的233次ML≥1.0地震数字波形资料,采用尾波归一化方法计算了阳新台、九江台、修水台、高安台、宜春台的P波S波的衰减,结果显示,除修水台最佳流逝时间约为60 s外,其他四个台站的最佳流逝时间为30 s左右;九江-瑞昌震区内平均P波和S波的Q值分别为:QP(f)=(15.97±1.87)f (1.66±0.06)和QS(f)=(25.27±1.90)f(1.15±0.04)

2013 Vol. 33 (增1): 97-100 [摘要] ( 1130 ) [PDF 749KB] ( 2301 )
101 基于网格数据的三峡库区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研究
丁文秀,张亦梅,特木其勒,李〓垠

以宜昌地区千米网格数据为基础,从系统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灾情评估模块等方面阐述了三峡库区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的实现。并以三峡库区2008年秭归4.1级地震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其评估结果不仅有较高的精度,而且提高了灾情分布的“空间分辨率”。

2013 Vol. 33 (增1): 101-105 [摘要] ( 1204 ) [PDF 1676KB] ( 3390 )
106 山东地壳运动GNSS观测网络简介
冯志军,李杰,殷海涛,朱成林

介绍山东地壳运动GNSS观测网络概况,以及GNSS观测数据的应用实例,表明该网络为监控山东地区主要构造块体、主要断裂带的活动水平提供了连续可靠的观测数据。

2013 Vol. 33 (增1): 106-109 [摘要] ( 1187 ) [PDF 1264KB] ( 2231 )
110 交互式地震广播会商系统的应用
刘坚,李盛乐,戴苗,董兴朋,彭愿

针对目前地震会商现场缺乏交互性与数据分析的动态性,提出地震会商会议发起人参与者的应用模式。会商期间,通过在广播端实时广播操作消息、运用网络实时推送技术,使各地参与的信息节点会商资料内容一致,同时接收端实时接收并执行操作消息,从而同步显示广播计算机的操作画面,最终达到模拟广播视频的效果。该系统增强了地震会商在线动态数据分析的真实性与实时交互性。

2013 Vol. 33 (增1): 110-113 [摘要] ( 1128 ) [PDF 1219KB] ( 2491 )
114 地震前兆数据库综合管理系统
王建国,刘春国,王伟,姚会琴,王宝锁

基于Oracle 10g分布式数据库,创建地震前兆数据库,用于存储字典信息、观测数据和观测日志等。通过数据交换,在前兆台站、区域中心、国家中心和学科中心多级节点实现地震前兆数据共享。采用C#语言研制地震前兆数据库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划分为参数设置区、树形视图区、功能细化区,集中显示图形、数据、日志、字典等,监控前兆台网运行状态。

2013 Vol. 33 (增1): 114-116 [摘要] ( 1345 ) [PDF 753KB] ( 2360 )
117 福建省防震减灾体系二期工程档案管理
李华,卢兆辉

通过分析福建省防震减灾体系二期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得出,建立多层次的档案管理网络、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档案管理水平是做好地震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办法。

2013 Vol. 33 (增1): 117-118 [摘要] ( 1158 ) [PDF 311KB] ( 2110 )
119 基于MapX和VC++的地理信息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丁炜,廖成旺,邓涛,王浩

在VC++开发环境下,利用GIS开发工具Mapinfo的MapX组件,设计地理信息监控系统。通过电瓶车信息采集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实际运用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实现了传输数据、地图控制、数据管理等主要功能。

2013 Vol. 33 (增1): 119-121 [摘要] ( 1198 ) [PDF 394KB] ( 2350 )
122 砂层应力资料的研究与应用
陈光,陈超贤,王青平,杨锦玲,赵文波

对砂层应力仪产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数据分析的主要因素包括高频与低频信息中的噪声、观测信号的背景性变化、地震前兆的趋势异常与短期异常等。为识别与消除干扰提取不同频率的信息,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信号进行了处理。

2013 Vol. 33 (增1): 122-125 [摘要] ( 1182 ) [PDF 2028KB] ( 2285 )
126 三峡库区蓄水期地震应急工作措施探讨
李垠,魏贵春,张亦梅,特木其勒

通过对蓄水期间三峡库区的地震分析,结合地震应急预案,介绍了在三峡水库蓄水时地震应急工作的准备和实施。并在实际地震和蓄水前应急演练的经验基础上,对三峡水库蓄水时期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以提高应急处置的实效性和专业性。

2013 Vol. 33 (增1): 126-128 [摘要] ( 1160 ) [PDF 1064KB] ( 2260 )
129 福建前兆台网历史数据迁移的问题分析
陈彩虹,张清秀,洪旭瑜,陈智勇,刘坚刚

介绍福建区域地震前兆观测台网历史数据迁移的基本情况,分析在数据迁移过程中的数据衔接和数据量纲的转换、迁移完成后的数据对比及数据整合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2013 Vol. 33 (增1): 129-132 [摘要] ( 964 ) [PDF 677KB] ( 2739 )
133 钟祥市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
雷静雅,王开岭,胡坚,罗登贵,龚凯虹,王磊

通过钟祥市农村民居抽样调查,对其民居建筑物质量现状进行评估和抗震性能评价,得出钟祥农居结构抗震设防存在如下问题:1)地基未做适当的处理;2)结构构造措施不到位;3)墙体强度低;4)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差。

2013 Vol. 33 (增1): 133-135 [摘要] ( 1133 ) [PDF 1076KB] ( 2446 )
136 三峡库区巴东段地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及分析
胡荣华,于宪煜

利用遥感技术并结合三峡库区巴东段的地层数据,分析研究区地表覆被的时空变化与地层属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巴东地区地质环境变化的规律。

2013 Vol. 33 (增1): 136-139 [摘要] ( 1177 ) [PDF 1894KB] ( 2671 )
140 恩施某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汪旭涛,吴建超,胡凯峰

基于恩施境内一水库滑坡体的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滑坡特征,从地质环境角度分析该滑坡体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从本源上确定了滑坡体稳定性的特征,为后期治理提供依据。

2013 Vol. 33 (增1): 140-142 [摘要] ( 1152 ) [PDF 403KB] ( 2749 )
143 皖西南地区中强地震前后地磁资料变化特征
戴苗,李军辉,刘坚,李明,蒋玲霞

计算并分析了2011年1月19日安庆M4.8地震和2011年9月10日瑞昌阳新M4.6地震前后震中周边主要地磁台站地磁转换函数参数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安庆地震前华东片主要地磁台站地磁资料垂直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两次中强地震前,武汉、泾县、金寨三个地磁台的转换函数的部分参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安庆地震前,中国大陆东部地磁低点时间出现位移,地磁日变形态亦发生了明显的畸变。

2013 Vol. 33 (增1): 143-146 [摘要] ( 1228 ) [PDF 1495KB] ( 2308 )
理论方法研究
147 天山地区GPS连续站高程时间序列分析
刘开宇,王琪

利用UNAVCO提供的天山地区境内外GPS连续站的观测数据,处理得到各站高程时间序列。进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提取速度场,并消除原始序列的线性趋势。然后对时间序列进行谱分析以及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可以看出,天山地区在过去10余年间呈现整体隆升趋势,各个观测站之间抬升的一致性较好,并且各站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013 Vol. 33 (增1): 147-151 [摘要] ( 1188 ) [PDF 2081KB] ( 2242 )
152 非组合PPP算法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及精度分析
王倩倩,袁运斌,李薇,王永乾,张宝成

为提高天顶对流层延迟的估计精度和可靠性,利用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UPPP)模型估计了WUHN和BJFS站的天顶对流层延迟,将结果与传统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UPPP计算的天顶对流层延迟的内符合精度为2.75 mm,偏差为0.19 mm,该结果与IGS产品一致,外符合精度分别为8.58 mm,6.51 mm;以IGS的高精度对流层产品为真值,传统PPP模型和非组合PPP模型估计ZTD的精度(STD)分别为7.7 mm和5.9 mm;UPPP方法不仅在精度上和传统PPP方法保持相当甚至更高的精度,而且它还提供电离层产品以减弱噪声影响,提高数据利用率。

2013 Vol. 33 (增1): 152-155 [摘要] ( 1469 ) [PDF 1445KB] ( 3091 )
156 用trackRT进行实时GPS数据处理
王俊,谭凯,杨少敏,刘刚,赵斌,王伟,牛奔

利用trackRT实时定位模块对GPS连续站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站的实时动态位移,精度水平方向约为1 cm、垂向约为2 cm;利用其RINEX模拟模块trackRTr对2011年日本Mw9.0地震的1 Hz GPS数据进行模拟实时处理,与事后处理结果较为一致;分析卫星轨道星历和基线长度对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线长度对解算精度影响较大。

2013 Vol. 33 (增1): 156-159 [摘要] ( 1329 ) [PDF 780KB] ( 3074 )
160 GPS单历元模型病态方程解算方法研究
李慕清,刘正华,夏传甲,刘刚

基于单历元模型的理论特点,利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改善法方程的病态性, 从而提高模糊度浮点解的可靠性;再结合LAMBDA方法搜索,提高了模糊度浮点解的可靠性及整周模糊度固定的成功率。

2013 Vol. 33 (增1): 160-162 [摘要] ( 1187 ) [PDF 561KB] ( 2372 )
163 流动SLR几何旋转中心坐标测量与解算
王培源,王伟

卫星激光测距系统(SLR)的测距值,一般归算到方位轴和俯仰轴的空间交会点(几何旋转中心),其空间坐标的确定是观测数据得以应用的前提。介绍一种GNSS天线的安装方案,该方案克服望远镜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几何旋转中心难以接近测量的问题,基于BERNESE计算软件,联合多个IGS站,解算出流动SLR几何旋转中心坐标的观测结果,整体精度优于4 mm。

2013 Vol. 33 (增1): 163-164 [摘要] ( 1347 ) [PDF 372KB] ( 2919 )
观测技术
165 FG5-240绝对重力观测结果分析
肖凡,王庆宾,张松堂,李建国,纪立东

     介绍FG5-240对中国大陆及海岛17个测站进行绝对重力观测的情况,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G524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观测精度优于±5.00×10-8ms-2,满足绝对重力测定技术要求。

2013 Vol. 33 (增1): 165-167 [摘要] ( 1341 ) [PDF 1141KB] ( 2373 )
168 基于振动台的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的标定
陈传俊,陈志高

利用低频振动装置GSK-166,运用比较法标定AC-23电流型加速度计灵敏度以及横向灵敏度,用MATLAB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显示,该标定法更简单、精度更高。

2013 Vol. 33 (增1): 168-171 [摘要] ( 1183 ) [PDF 591KB] ( 4245 )
172 汶川地震泉州台强震仪与地震仪的记录分析
陈先兰

对安装在泉州地震台的SLJ-100型加速度计强震仪和CTS-1型地震仪记录到的汶川Ms8.0地震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在频谱方面,两种仪记录在0.012~2 Hz内基本一致,在低频段由于仪器响应不同存在差异;2)波形和相对位移反应谱方面,经基线校正和带通滤波后的两种记录呈现相当高的一致性;300 s周期内的相对位移反应谱表明,基线校正并没有引入不可接受的长周期噪声干扰。

2013 Vol. 33 (增1): 172-175 [摘要] ( 1411 ) [PDF 707KB] ( 2976 )
176 基于多项式拟合的十字丝亚像素边缘定位研究
张亿,路杰,刘延飞,史雨辉,郑勇

对多项式最小二乘法拟合十字丝亚像素边缘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拟合点提取和筛选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策略的支持下,三次多项式拟合误差更小。

2013 Vol. 33 (增1): 176-180 [摘要] ( 1179 ) [PDF 1817KB] ( 2605 )
181 静力水准测量系统在向家坝水电站的应用
李农发,赵义飞

介绍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工程应用,证明了差动变压器式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

2013 Vol. 33 (增1): 181-182 [摘要] ( 1305 ) [PDF 413KB] ( 2869 )
183 基于ZigBee协议的地震开关的设计
吴雄伟,李道忠,于来宝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地震开关,布设于大型建筑物,实时采集地震动加速度值,若加速度峰值(PGA)或累积绝对速度(CAV)达到设定阈值时,通过无线网络发出报警指令以及控制命令,切断电源、煤气等次生灾害源。

2013 Vol. 33 (增1): 183-185 [摘要] ( 1322 ) [PDF 596KB] ( 3060 )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保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
· 我刊464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被EBSCO数据库收录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入选《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 本刊执行主编柳建乔当选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
更多...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
·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3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辑部© 鄂ICP备18025169号-1
地址: 武昌洪山侧路40号 邮编: 430071
电话: 027-87864009 E-mail:jgg09@163.com QQ群:550844997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