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力位三阶梯度张量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给出均匀球体重力位零阶至三阶梯度张量的解析表达式,结合理论分析与模型实验,对比各阶梯度张量对场源参数(质量与埋深、水平位置与几何形状)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重力位三阶梯度张量随场源与观测点之间距离的增大衰减最快。重力曲率张量具有如下特征:对场源埋深变化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对浅部的剩余质量探测能力最强,对深部的剩余质量探测能力最弱;对场源的水平分辨能力及几何形态的区分能力随场源埋深的增大而减小,但重力曲率张量的分辨能力最强;三阶梯度张量的独立元素个数最多,场空间分布形态的类型也最多样,在相同测点分布情况下能够捕获更多的场与场源信息,尤其是重力场的短波成分与浅部的剩余质量。
利用广西及邻区2014~2017年流动重力观测资料,系统分析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2017-07-15广西南丹MS4.0地震的关系,并结合GPS观测数据与地震地质调查成果,探讨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1)南丹MS4.0地震前后,震区附近重力异常变化与主干断裂关系密切,反映沿控震断裂在2014~2017年间发生了引起地表重力变化效应的地壳变形和构造活动;2)差分重力图像表明,南丹MS4.0地震前重力变化为“局部重力异常→四象限重力异常→重力反向变化发震”的过程;3)重力变化与GPS 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表明,南丹MS4.0地震位于重力四象限分布中心部位及面压缩峰值附近,证明重力场和形变场动态变化对中强地震地点预测具有指示意义;4)天峨-南丹-环江一带是重力变化最剧烈地区,亦是水平形变面压缩过渡带,同时位于莫霍面等深线强烈变化地段、ML3.0地震围空区、沿主断裂存在的低b值异常区。结合地震活动图像、定点前兆观测异常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仍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对经典移去-恢复法进行改进,利用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地表重力/GPS联合观测数据和ASTER数字地形模型,提出考虑地形梯度特征的区域重力场校准算法,同时针对我国动态重力区域网布设情况,对重力场的校准区域范围进行更为合理的设定。通过与经典移去-恢复法在川西地区实际应用的比较发现,改进模型能够将川西地区重力场模型数据的标准差从65.09 mGal降至61.24 mGal,在结合地形梯度影响后,能够将标准差进一步降至59.31 mGal。采用国际重力局最新发布的283个重力数据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及邻区的重力场进行校准,结果表明,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数据有很强的正相关,该区中东部存在明显的均衡重力异常低值区。
利用2002-08~2016-12 GRACE数据扣除泄漏影响得到的长江流域陆地水储量(TWS)变化,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在此期间长江流域TWS增速为0.13±0.12 cm/a;TWS变化大的区域,如泄漏改正后三峡库区TWS变化由约10 mm/a变为15~20 mm/a,并呈现更大的空间异质性。利用多种气象数据,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角度深入研究长江流域水循环变化。结果表明,降水量与TWS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TWS变化延迟1~2个月;上游源头处温度是影响TWS变化的主导因素,温度升高加速了上游高山冰川融化,使TWS具有增长趋势;三峡工程的蓄水也导致TWS变化;ENSO是长江流域TWS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伪随机脉冲在吸收低轨卫星和4大导航系统卫星未模型化摄动力方面的有效性,分析其对拟合轨道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伪随机脉冲能够有效吸收低轨卫星及GNSS卫星未模型化的摄动力。对于低轨卫星,伪随机脉冲能够有效模拟大气阻力对轨道的影响,达到mm级拟合精度;对于GNSS卫星,伪随机脉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太阳光压摄动,尤其是与ECOM太阳光压模型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吸收ECOM模型未能吸收的摄动力,只需每天设置一组伪随机脉冲参数,其拟合精度能达到mm级。
基于运动学和简化动力学方法,使用星载GPS观测数据,对SWARM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将轨道结果与ESA发布的事后科学轨道进行作差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学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7 d平均RMS均小于3 cm,定轨精度达到cm级;简化动力学轨道径向平均RMS在0.65 cm左右,切向和法向在1.3 cm左右,高于预期要求。此外,使用IGS快速星历对SWARM卫星进行定轨,其精度与精密定轨精度近似相等,而在SWARM卫星近实时定轨研究中,使用IGS超快速星历确定的运动学轨道3D-RMS为9.68 cm,简化动力学轨道3D-RMS为3.61 cm,低于IGS快速星历的定轨精度。
提出一种改进的混合差分算法,实现实时GPS卫星钟差估计。算法实现过程主要采用4个解算步骤,最终生成播发至用户的实时钟差产品。利用全球分布的68个测站实时数据流进行GPS卫星实时钟差解算,并对2018-01-14~01-19的实时GPS卫星钟差产品采用2种方法进行检核:1)与IGS快速钟差产品比较;2)运用实时动态PPP结果检核。结果显示,基于改进的混合差分算法,利用实时数据流实现的GPS实时卫星钟差产品具备STD为0.15 ns、RMS为0.63 ns的精度,可提供实时cm级定位服务。
利用无线电探空数据,对格网对流层模型GPT2w、IGGtrop及GTPs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PT2w和IGGtrop在地表附近精度相当,RMS为4.0~4.2 cm,西部地区精度优于东部,东南沿海精度最差,夏季精度明显低于冬季,在中西部地区分辨率低的模型可能会产生异常偏差;GPT2w模型明显存在系统性偏差,中西部为正,东南部为负;3 km高度以上,IGGtrop模型精度明显优于GPT2w模型,且随高度增加精度保持稳定。在飞行器定位导航中,建议采用IGGtrop模型修正ZTD误差。GTPs模型时间分辨率高,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经验模型,尤其在东南沿海ZTD变化剧烈的区域,但由于其依赖于外部数据源,部分区域无法使用。
2011-03-11日本M9.0地震后引发的地球自由振荡在测震和地倾斜观测数据中同时出现。其中,测震记录中出现大量低频长周期信号,这些信号的频率在地震计的通频带之外,难以用常规的地震计理论来解释。为判断该信号是地面倾斜还是地面平动,将该长周期信号分别假设为平动及倾斜信号,基于观测系统模型对整个观测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 日本9.0级地震后,洱源台测震数据中周期约为390 s(6.5 min)的通带外信号主要来源于地震计对地面倾斜的响应而非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