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8-24
  

  • 全选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牛之俊;游新兆;杨少敏
    . 2007, 27(2):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国境内外天山地区1992~2005年382个GPS测站的原始观测资料计算了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速率,分区域定量分析了天山地壳缩短速率变化的方式和特征。天山的汇聚速率由西向东逐步减小,具有分段变化的特征:西天山(72°E~77°E)的汇聚速率为20±1 mm/a,中天山(77 °E~82°E)的汇聚速率为12±1 mm/a,东天山(82°E~92°E)的汇聚速率只有5 mm/a左右,整个天山现今汇聚变形速率平均为12 mm/a。天山南北向挤压缩短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为均匀分布:82°E以东的天山地区,汇聚变形基本表现为连续线性变形,天山南北山前断层调节的变形量并不明显高于山体内部;82°E以西的天山地区,其南北山前断层调节的变形量明显高于山体内部,天山地壳的挤压缩短形变主要发生在南北两侧盆地山体过渡地带,在这些形变吸收带上,北向的挤压速率迅速大幅减小,山体内部区域北向的挤压速率变化则相对缓慢得多,其变形强度与地震活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岩石圈和软流圈的差异运动导致了天山新生代构造变形。从天山南北山前断层缩短速率的东西差异分析,造成天山东西变形差异显著的原因是帕米尔北向推挤和塔里木顺时针旋转的共同作用:在天山西端(75°E以西),其挤压缩短(17 mm/a)是由于帕米尔高原北北西向的推挤作用;而75°E以东的地区,其差异构造变形的原因则主要是塔里木顺时针旋转的结果。
  • 杨国华;江在森;刘广余;韩月萍
    . 2007, 27(2): 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为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应变场的时空变化态势并更加真实地描述区域运动场
    ,在区域无旋转的基础上,使用以提取中、低频应变信息为主的连续应变模型,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在华北地区400余个GPS测站的复测资料(1999年\,2001年和2004年),分析了华北地区1999~2001年水平运动场的空间变化及2001~2004年相对于1999~2001年运动的差异性变化,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非均匀应变比较明显,不同时段的结果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2)前后两个时段的运动具有明显的不一致特性;3)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等事件对华北地区地壳变形可能起主要控制作用,使华北地区在东西向出现明显的拉伸;4)从整体上讲,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等事件的发生对华北地区积累的能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减缓与释放作用,华北即将进入强震活动期的条件似乎还不完全具备。
  • 张晓亮;江在森;张希;赵永年;朱桂芝
    . 2007, 27(2): 1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弹性有限元方法,结合GPS观测资料,模拟了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产生的同震水平位移场,计算了同震视应变变化场及主要活动断裂的同震错动。结果显示:1)昆仑大震对整个中国西部形变场影响非常明显,在发震断裂两侧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一个主压应变高值区;2)大震使新疆东部与新甘交界部形成强烈的顺时针旋转,触发了玉门5.9级、石河子5.4级地震,同时使阿尔金断裂形成强烈的分段差异运动特性;3)大震使青藏块体东北缘运动几乎整体反向,在德令哈周围、青藏块体东北缘的东部积累了部分应变能;4)大震对川、藏交接部影响较大,同震时积累了一些应变能。
  • 李普丽
    . 2007, 27(2):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寻未来震源区及高应力集中区,用地震调制比方法对三峡库区2000~2005年ML≥2.0地震进行时空扫描发现,地震调制比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均未出现异常,表明该区地壳介质分布较均匀,总体应力水平不高,处于较稳定状态,不存在高应力集中区。
  • 杨辉;王勇
    . 2007, 27(2): 2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三维多层壳结构单元,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青藏高原岩石圈在地形载荷下的挠曲变形;并基于地震波速度模型和莫霍面深度约束模型所得到的高原岩石圈分层的力学模型,就高原整体、东部及西部块体的热物质低速层对高原岩石圈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热物质低速层对整个东、西块体地壳强度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它对东部区域的影响比西部大。
  • 吕坚;朱新运;高建华;肖建华;汤兰荣;谢彩妹
    . 2007, 27(2):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和九江台的近场数字地震记录,研究了九江-瑞昌地震序列尾波Qc值的变化特征,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Qc(f)=19.63±4.81f 1.183 8±0.094 5
    以2005年12月3日ML3.9地震为分隔点,序列早期时段地震的Q0值随时间的变化起伏较大,平均值相对较高,余震活动水平也较高;而序列后期时段地震的Q0值随时间的变化相对稳定,平均值相对较低,余震活动水平也较低, 这种特征有可能意味着九江瑞昌地震序列将逐渐转入平静时段。
  • 理论、方法研究
  • 李延兴;张静华;张俊青;张中伏;杜雪松
    . 2007, 27(2): 3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大地坐标与地心直角坐标几何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地心直角坐标与大地纬度正切的4次方程,由此方程可直接解算大地纬度。这种解算4次方程的算法简单,解算精度和效率优于已有的迭代算法和直接转换方法。
  • 王解先;
    . 2007, 27(2):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七参数空间坐标转换可将WGS84坐标转换至地方坐标。介绍了广义相关系数的求解方法,并对七参数转换模型中平移、旋转及尺度参数之间的广义相关系数进行了求解。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小范围测区内七参数之间的强相关性,同时也验证了七参数模型的可行性和与三参数转换的等效性。
  • 张小红;程世来;许晓东
    . 2007, 27(2):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从GPS高程测量应用于局部工程的问题着手,简述了GPS高程拟合原理,以传统的GPS高程拟合分别采用函数逼近模型和统计逼近模型为背景,提出了移动法曲面模型和多面函数模型下的Kriging(克里格)统计综合模型。通过某地区GPS水准网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GPS高程拟合,该模型克服了单一统计模型和函数模型的不足,理论上更为完善,实践上其外符合精度比常规函数模型有显著提高。
  • 胡新康;王倩;马青;杜雪松
    . 2007, 27(2): 52-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在地壳形变研究中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的概念,并用区域无整体旋转基准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GPS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给出在该基准条件下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这一速度场解释了多种类型的地壳运动现象和地形地貌现象。研究表明:中国东部的地壳运动存在着一个大的左旋运动态势,其范围覆盖近一半的中国陆地面积,影响着中国整个东部和周边区域的地壳运动,中国东部现今的海岸线形态可能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这种地壳运动,而且中国海岸线的“S”形曲线将会随着地壳运动变得更加弯曲。
  • 邢乐林;刘冬至;金涛勇;周新;
    . 2007, 27(2):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JASON-1卫星测高数据反演了海洋垂线偏差,分析了垂线偏差对用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海平面高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线偏差造成的测高误差为-5~5 mm,在个别海域的误差超过10 cm,建议在应用卫星测高数据建立海面高模型时,引入垂线偏差改正的影响(特别是在垂线偏差较大的海域)。
  • 高为广;封欣;朱大为
    . 2007, 27(2):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在观测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基于神经网络和不符值原理构造了自适应因子,进而设计了GPS/INS组合导航自适应滤波算法,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观测异常和状态扰动异常对动态系统参数估值的影响,从而提高导航解的精度。
  • 富宇宁;许才军;
    . 2007, 27(2): 68-7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时,确定各数据间的权比例因子[WTBX]λ是一个关系到反演结果的重要问题。通过用模拟观测数据联合反演断层及位错参数,对几种确定权比例因子的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用水准和重力数据联合反演时,归一化处理对反演结果很重要;利用综合考虑了先验信息和验后信息的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确定权比例因子进行反演,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此外,联合反演时,观测点的分布和反演参数的个数都会影响λ的量值。
  • 郝洪涛;孙和平
    . 2007, 27(2): 7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数值计算法,采用ELP2000-85月亮历书以及Newcomb太阳星历,根据天文力学原理对引潮位实施了解析展开,
    获得了精度达10 -11 ms -2 的HS06引潮位展开表,其精度与XI89潮汐展开表结果为同一量级。
  • 张守建;李建成;邢乐林;侯延辉
    . 2007, 27(2): 8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GPS卫星的设计轨道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用三角函数多项式方法进行精密星历插值,并与经典的拉格朗日插值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内插还是外推,三角函数多项式插值都比传统的朗格朗日插值精度高;并在分析精密星历误差对定位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利用三角函数多项式方法进行精密星历插值时,不需要将前一天和后一天的数据拼接在一起处理就能满足大部分定位要求。
  • 曾安敏;张丽萍;
    . 2007, 27(2): 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若观测样本和参数先验信息含有异常信息,必然造成序贯平差参数估值及其协方差的扭曲。首先简述了序贯平差抗差估计,然后讨论了抗差自适应序贯平差,并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利用多种序贯平差方法
    对实测GPS数据进行计算,验证它们的抗差效果。
  • 赵一晗;伍吉仓;王伟
    . 2007, 27(2): 8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自由网平差模型秩亏,法方程存在无穷多组解。从测量角度来看,就是网的绝对位置无法确定,网形浮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基准(参考系)来固定测量网。也就是说,给定基准条件的同时也就给定了坐标系。那么基准条件中必然包含定义坐标系的信息。推导出一种法方程的通解,给出了由基准定义相应坐标系的相关公式,通过算例验证了基准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 何永红;文鸿雁;靳鹏伟
    . 2007, 27(2):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小波模极大值改进去噪算法把阈值去噪和Witkin的尺度跟踪理论结合,剔除由噪声产生的模极大值点,可有效恢复信号。与传统的阈值去噪法和基于平移不变量的去噪算法相比,该算法
    提高了信噪比。
  • 张磊;顾勇为;归庆明;马朝忠
    . 2007, 27(2):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复共线性诊断和度量的结果,提出了测量平差GaussMarkov 模型参数的一个新的有偏估计,称为基于复共线性诊断和度量的部分岭估计(简称部分岭估计),讨论了部分岭估计的优良性质,提出了岭参数的选取方法。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克服设计阵的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危害,部分岭估计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有偏估计,它明显优于普通岭估计。
  • 郭东美;韩保民;熊熊
    . 2007, 27(2):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多种精密卫星钟差的插值方法,将插值结果与JPL等IGS分析中心结果相比较,最后将钟差插值结果进行低轨卫星定轨,并对不同插值方法得出的定轨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PS地面跟踪站的观测数据,估计GPS卫星钟差,估计精度可达0.1~0.3 ns。将其应用于CHAMP卫星定轨,其定轨精度优于10 cm。
  • 断层探测
  • 赵成斌;袁洪克;李德庆;孙振国;赵景尧
    . 2007, 27(2): 107-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大城市松散覆盖层内隐伏断层的性质及其活动性,采用地震反射勘探方法及通过深浅结合的方式,探测了几十米至2 km范围内的隐伏断裂构造,确定了断裂的性质及深浅构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两条断层探测的实例,分析了覆盖层内隐伏断层的某些特征,提出了浅、中、深相结合的探测方法。
  • 观测技术
  • 刘冬至;邢乐林;徐如刚;申重阳;;李辉;
    . 2007, 27(2): 114-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新引进的FG5/232绝对重力仪的技术特点、工作原理和试验观测结果。试验表明:FG5/232绝对重力仪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小于±2×10 -8 ms -2,能够满足地震监测的高精度重力测量要求;该仪器在进行绝对重力测量时,一般情况下设置13~15组的连续观测,每组测量时落体的下落次数以100次为宜。
  • 杨博雄;刘海波;路杰;陈志高;傅辉清;
    . 2007, 27(2):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线阵CCD可以进行一维无接触微小尺寸的测量,具体方法是
    建立经过衍射后的被测件尺寸与CCD视频输出的函数关系来达到对微小尺寸的高精度测量;并对该测量方法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 何晓业;何晓红
    . 2007, 27(2): 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流体力学理论分析了液体在静力水准系统中的运动情况,以及液体在受到干扰以后趋于稳定所需要的时间。可根据液体在管道内的震动衰减运动方程及HLS的规模优化选择管道的内径。
  • 杨维芳;杨博雄;傅辉清
    . 2007, 27(2):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对光电测距检定中带权加常数与乘常数的最小二乘公式进行了推导,通过实例说明在基线比较法加常数、乘常数的计算中,带权观测值与不带权观测值对加常数、乘常数的评估有影响,尤其对乘常数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建议检定规程中对此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