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4-12
  

  • 全选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李杰;王琪;王晓强;帕尔哈提;刘代芹;朱治国;蒋靖祥
    . 2012, 32(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98—2011年南天山地区近90个GPS测站观测资料,获取了南天山-帕米尔地区的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水平应变场以及区域内主要断层的活动速率。GPS运动速率表明:1)研究区主要表现为南北向缩短挤压的运动趋势,并呈现出顺时针旋转的特征;2)最大主压应变分布自西向东递减,应变场的空间分布受区域构造的影响,与构造走向正交;3)剪应变高值区与中强地震存在密切关系,剪应变最大值集中分布在南天山西段与柯坪断裂北部地区。
  • 武艳强;江在森;闫伟;刘晓霞;赵静
    . 2012, 32(1):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World Stress Map(WSM)计划与GPS观测结果,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应力方向和应变率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二者分布总体一致,在青藏地块东部存在一定差异,应力方向表现为近NE向而GPS主压应变率表现为近EW向;另一差异区域位于西域地块西部,应力方向表现为自西向东由NW向NE的转变,GPS主压应变率以近NS向为主。
  • 徐海军;张永志;段虎荣;
    . 2012, 32(1):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GRACE卫星测量数据,以3个月时间尺度计算了201107—09月印度地震区域的重力场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2009年和2010年同一时间尺度的变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9年研究区域的重力值变化为正,其中新德里、博帕尔、锡金邦地区重力变化均超过了4×10

    -8 ms -2,表明此段时期内地壳应力处于积累状态,2010年同期重力变化较小,2011年地震区域重力变化较大,震中重力值较2009年变化了约6×10 -8 ms -2 。强震就发生在重力变化梯度带内。

  • 刘志;姚运生
    . 2012, 32(1):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物理分形和自仿射R/S分析方法,对鄂西及邻区历史地震(M≥4.5)和1970—2010年间地震(M≥1.0)进行分析,得到了各子震级的自然周期、分维值和无标度区间,并求出了地震频度序列的H值(H=0.79)和时间间隔序列的H值(H=0.87);揭示了该区地震活动的自相似性和层次结构。
  • 孙少安;康开轩;黄邦武
    . 2012, 32(1):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区域重力场的变化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时空意义的参考系统,也就是时空基准。由于变化始终是相对时空基准而言的,选择不同的时空基准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结果,因此,时空基准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区域重力场变化研究结果的正确性。通过研究基准的时空属性,分析现行时空基准的适用性需求及其优势和缺陷,根据区域重力网的实际情况选建相对合理的时空基准,可在区域重力场变化的分析研究中起到去伪存真的作用,改善目前区域重力场变化的分析结果与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现状。
  • 雷东宁;蔡永建;郑水明;李恒;
    . 2012, 32(1):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麻城-团风断裂带中段构造地貌、水系及断裂带特征的调查,应用地震地质学方法分析了其第四纪活动特征,并结合研究区地震震源深度剖面,讨论了麻城-团风断裂带中段构造变形机制。初步分析认为,麻城-团风断裂中段最新活动时代主要在中更新世中晚期,晚更新世有减弱趋势,活动方式以正断为主,兼有右旋走滑分量;断裂中段水系右旋扭曲位移达2~3 km;麻城地震的分支断层受主干断层控制,在深部形成共同的滑脱面;壳幔尺度差异隆升和区域NE-NEE向主压应力场为该断裂正断兼走滑运动提供了动力来源。
  • 朱泽;孟国杰
    . 2012, 32(1):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GPS速度研究了低纬度环球剪切带主要断裂的活动性,结果显示: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北高加索断裂、嘉黎断裂、实皆断裂以及苏门答腊断裂均表现为右旋走滑特征,滑动速率分别为13.7±0.6、5.8±0.5、7.1±1.0、12.7±0.2和25.4±0.5 mm/a;索龙断裂和危地马拉断裂呈现左旋走滑特征,滑动速率分别为29.2±1.8、14.1±1.0 mm/a;嘉黎断裂和苏门答腊断裂表现出强挤压性,挤压量分别为18.5±1.0、15.2±0.6 mm/a;索龙断裂表现出强拉张性,拉张量为10.7±1.1 mm/a。低纬度剪切带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活动性并以剪切活动为主。
  • 刘玉虎;刘兴旺;杨鑫;郑建京;王亚东;苏龙
    . 2012, 32(1): 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构造地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岩石地球化学、地震层析成像数据和板块构造演化的历史进程,探讨了天山地区板块运动与地幔热演化动力学过程,并尝试用新的“W型对流俯冲挤出”模式解释天山地区复杂的陆内造山带的岩石层构造动力学问题。
  • 李垠;李杰;
    . 2012, 32(1):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算例,以城市震害指数为基础,引入多种方法,多角度、多尺度修正震害指数计算模型,估算出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 聂琳娟;吴云孙;金涛勇;超能芳
    . 2012, 32(1):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分析得到的海水质量亏损引起的重力异常与海深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由卫星测高资料计算得到的空间重力异常格网值,联合EGM96重力场模型和ETOPO2海深模型,反演得到南海海底地形,反演结果分别与船测海深数据和ETOPO2海深模型进行比较,其精度和分辨率较ETOPO2海深模型均有明显提高。
  • 成英燕
    . 2012, 32(1):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ITRF2008采用的策略,所用站点的分布,各项转换参数的精度以及相对于ITRF2005的改进。ITRF2008是基于4个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SLR,GPS和DORIS)重新处理解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精化版本。ITRF2008与ITRF2005这两种技术解的尺度符合度在历元2005.0为1.05 ± 0.13 ppb和0.049± 0.010 ppb/a。ITRF2008定向(在历元2005.0)和速度与ITRF2005一致。ITRF2008与ITRF2005的原点在历元2005.0沿X、Y和Z轴的差异分别为:-0.5、-0.9和-4.7 mm。两框架之间的Y和Z平移速率差为零, X平移速度0.3 mm/a。这些参数的估计误差分别为0.2 mm和0.2 mm/a。ITRF2008原点的精度在SLR观测时间段内在1 cm以内。ITRF2008尺度的精度在VLBI和SLR两种技术的共同观测时间段内在1.2 ppb以内。
  • 郭燕平;邱泽华;李素华;闫民正;宋志英;唐磊
    . 2012, 32(1):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TJ2型钻孔应变仪记录与测震仪记录的结果表明:该应变仪对于100 Hz的采样率有良好的频率响应,能够记录完整的地震波;从近震到极远震,其频响范围与测震仪基本一致,且频响的变化一致性很好,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应变地震波与地震波在时域与频率域能够高度吻合;但该应变仪记录的S波较弱。
  • 刘少明;孙少安;卢红艳;郭树松
    . 2012, 32(1):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2010-01-18—26日,在武汉、郑州、北京、沈阳4个高精度绝对重力点长基线上对8台LCR重力仪和4台CG5重力仪进行了混合标定,标定结果表明:5台重力仪(其中4台为CG5重力仪)显示出二次项的存在,但精度偏低。对于存在二次项的5台重力仪,一次项参数的单独标定结果均好于联合标定,其他重力仪的标定结果则基本保持不变。
  • 王林松;陈超;王同庆;杜劲松
    . 2012, 32(1):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用于测量垂向重力加速度(g)的A-10绝对重力仪具有高精度、高一致性、便捷式和现场易测等优点。通过野外观测得出: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A-10绝对重力仪的测量组数、下落次数及测量时间可以少于目前FG5绝对重力仪观测相应的采集参数设置;测量结果与精度受观测台质量、天气等外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 理论方法研究
  • 李明峰;王永明;高乔明;吉文来
    . 2012, 32(1):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变量代换,给出了基于非线性函数空间的双参数线性化回归模型库,并提出了不同样本数据子集回归效果评价的综合指标。借助工程实测数据与Matlab程序,对深基坑施工各阶段的累计变形量与时间因子的关系作了综合分析,验证了线性化回归在监测数据整体分析与实时预报中的可行性。
  • 王向磊;刘培根;杨红
    . 2012, 32(1):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非均匀B样条最小二乘数据拟合的基本原理,并分别就不规则点及规则网格点情形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一个在局部地磁异常逼近中的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和稳定性。
  • 陈永祥;孟杰;田建波;王强;张英利
    . 2012, 32(1):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三级GPS网观测数据,探讨利用三级GPS网数据处理得到的松弛解与基准网数据进行平差解算对三级网数据处理结果整体性的改善情况。采用最小曲率网格内插法拟合点位地壳运动速度与利用测区平均速度方法对三级GPS网点位坐标历元归算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证实,采用最小曲率法、克里金法等高精度内插方法得到每个点的地壳运动速度,在点位历元归算时,可以有效减小由速度带来的误差。
  • 孙华丽;张政治;胡思才
    . 2012, 32(1):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GPS广播星历,利用五次样条插值算法进行卫星轨道标准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逼近精度及良好的整体光滑性,并且克服了其他插值方法的一些缺点。
  • 刘陶胜;黄声享;李沛鸿
    . 2012, 32(1): 8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粗差对数学期望值计算有偏态影响,并会传递到残差序列中,仅用3σ准则探测粗差,极易产生“去真”或“纳伪”的错误。通过分析观测序列极差、观测值改正数极差与粗差之间的关系,推导了粗差的判断条件,构造双极差判断矩阵进行粗差探测,同时比较了小样本和大样本序列探测的不同之处,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探测手段。
  • 王继刚;胡永辉;何在民;杨海彦;侯娟;
    . 2012, 32(1): 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导航卫星原子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噪声,导致卫星钟差不规则变化。研究表明钟差是5种噪声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有多种模型可以预报钟差,但它们各具特点和适用性,因此可以考虑组合这些模型预测的结果,以提高预报结果的可靠性。讨论了经典权、最优权、神经网络3种组合方法,并运用IGS精密卫星钟差数据,以二次多项式和灰色模型预报为基础,计算了组合模型的预报结果。研究表明:3种方法都能有效地组合单一模型预报结果,预报精度也大体相当,其中,经典权法最优、最优权法次之、神经网络法稍逊。
  • 陆丹;李海森;魏玉阔;周天;么彬
    . 2012, 32(1): 8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波束系统测得的深度数据中存在异常值影响海底地形勘测结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截断最小二乘估计进行异常测深值检测和剔除的方法。利用截断最小二乘估计的高崩溃点性质进行局部海底地形曲面拟合以获得相对准确的海底趋势面,并通过比较实际测深值与所得趋势面的残差与某一门限来识别异常测深值,利用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排列规则设计可变尺寸的滑动窗,以测带为单位对测深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和剔除。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异常测深数据检测方法对海底地形数据中簇群存在和离散分布的异常值均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 刘伟平;郝金明;钱龙;周建
    . 2012, 32(1): 9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已有星历资源的不同特点,给出两种GPS轨道的实时预报方法,分析对比了不同星历应用于轨道实时预报的精度,结果表明,基于超快预报星历的预报效果最优,其7天轨道实时预报精度优于20 m。
  • 罗三明;董运洪;韩月萍;袁油新;李陶
    . 2012, 32(1): 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用动态平差与静态平差方法对复测水准网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两种方法下高程点的变化量及其速率,对高程点变化量及其速率的分析表明:动态平差可以获取任意时刻地壳运动的动态变化信息,其结果在描述地壳垂直运动特征及其过程时更为合理;而在静态平差结果中,待定点的变化量及其精度、速率值均会因固定点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中出现了一个强制约束值,该结果淹没或者转移了观测值中可能包含的形变信息。因此认为,在进行地壳垂直运动分析时,宜采用动态平差计算结果。
  • 张顺;姚宜斌;陈鹏;吴寒;
    . 2012, 32(1): 1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讨论电离层扰动时期TurboEdit和TECR两种方法探测周跳的效果。通过选择不同采样间隔、电离层活动水平的观测数据,进行周跳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GPS非差数据,TurboEdit组合无法探测6周以内的宽巷周跳;而TECR可以探测所有的周跳组合,但要求数据的采样间隔≤1 s。
  • 马彪;刘晓刚;张丽萍
    . 2012, 32(1): 105-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以360阶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的扰动引力矢量作为“真值”,对司托克斯积分模型、单层密度模型以及点质量模型的计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司托克斯积分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但计算速度最慢;单层密度模型计算精度次之,计算速度较慢;点质量模型计算速度最快,但计算精度最差。
  • 刁鑫鹏;吴侃;
    . 2012, 32(1): 11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Kriging算法的无偏、方差最小等优点,提出一种新的变异函数参数估计方法,并与曲面拟合法结合,对点云数据进行插值。实例分析表明了两者结合在点云数据插值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高宁;崔希民;高彩云;王果;赵万东
    . 2012, 32(1): 114-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变形数据处理中,由于建模过程中存在各种近似,所建立的平差模型不可避免地存在模型误差。论述模型误差对参数估值的影响,提出利用半参数补偿最小二乘方法对模型误差进行求解,讨论正则矩阵R和平滑参数α的选取对变形预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实例将半参数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灰色模型、小波灰色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参数方法能有效地处理变形平差系统中存在的模型误差,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 黄令勇;宋力杰;王琰;任雅奇;刘毅锟;宁德阳
    . 2012, 32(1): 118-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Compass电离层二阶改正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小波包分析算法对观测值进行消噪,再进行三频二阶改正的方法。利用Compass仿真数据的试验表明,小波消噪算法能够大大削弱观测噪声,有利于提高Compass三频二阶改正的精度,增强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 韩厚增;王坚;马昌中;
    . 2012, 32(1):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有色噪声卡尔曼滤波的前提下,针对GPS动态测量的时间序列,分析误差序列的时间延迟,利用高斯马尔科夫模型对其做有色量测噪声处理,从而得到去除相关噪声的时间序列值。将滤波残差序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的长度均为5分钟,基于FFT方法对滤波残差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获得误差信号的频率谱,对比两部分误差序列的频率谱,获取桥梁的自振频率,并通过FFT分析加速度数据,得到加速度的频率谱,进而验证基于GPS动态变形数据提取的桥梁低频动态特征。
  • 王宇谱;吕志平
    . 2012, 32(1): 127-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BP神经网络的不足,利用小波基函数替代BP神经网络激活函数,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及阈值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小波神经网络,有效地避免了局部极值的影响,且收敛速度快。将此应用于日长预报,取得了良好的预报效果。
  • 林东方;宋迎春;肖琴琴;杜琨
    . 2012, 32(1): 132-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在GPS/DR组合导航系统中,GPS信号极易受到地物的遮挡而导致信号中断,仅由DR系统单独进行导航,而DR系统方向传感器误差会随时间延长不断积累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导航定位的精度。通过将地图信息作为约束条件融合到组合导航系统算法中,对DR系统方向传感器累积误差进行约束和修正,就可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 夏传甲;徐辉;万晓云;高万柱;郑德斌;易祎;龙维
    . 2012, 32(1): 136-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将遗传算法用于GPS短基线整周模糊度的搜索计算,从实数编码入手,利用二进制编码染色体杂交前后两对染色体之和不变,且子代的最大值为父代取或的值,最小值为父代取与的值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该算法在杂交过程中利用该特点在这个最大最小值范围内随机产生一个子代,另一个子代利用它们之和不变的性质来确定。而初始种群的产生和变异同样可利用产生随机数的方法实现。算例表明,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在搜索效率和可靠性方面都优于基于二进制编码的遗传算法。
  • 剧成宇;师艳;孙建勇;吴剑光;邓喀中
    . 2012, 32(1):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GPS和InSAR大气延迟的关联性和空间分辨率的差异,利用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优化算法辅助LSSVM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寻求最优参数对GPS大气延迟进行插值,以实现GPS对InSAR大气延迟进行逐像元改正。分析证明,利用GPS技术改正InSAR大气延迟值约为30 mm,显著提高了InSAR技术精度。
  • 观测技术
  • 廖成旺;邓涛;丁炜;王浩;魏巍;
    . 2012, 32(1):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新型微动台阵的结构,除传统常用的微动台阵的优点外,还具有在两组台间距上计算的空间自相关系数消去了6阶贝塞尔函数误差项的改进特点,从而拓宽了可用频率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干扰源的影响。仿真和场地实验证实了其有效性。
  • 张为民;王晓兵;叶文蔚;申建华;郝晓光;钟敏
    . 2012, 32(1): 149-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将事件计时器(A032ET)用于小型快速绝对重力仪中,并与FG5112中的时间间隔计数器(SR620)进行同步比对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事件计时器在计时精度、数据传输速度及存储深度等方面优于时间间隔计数器。
  • 孙海丽;孙昊;姚连璧;
    . 2012, 32(1): 152-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在Visual C++平台下,采用GEOCOM对TCA2003测量机器人开发了一套滑坡变形自动监测系统LSMS。该系统实现了多测回自动监测、自动生成野外数据手簿、绘制过程线以及变形分析等功能,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并在富春江电厂大坝左侧山体滑坡变形监测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 杨江;吕宠吾;吴涛;周云耀;徐春阳;杜为民
    . 2012, 32(1): 156-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大量实验数据,通过定量输入输出测试、固体潮推算测试和阶跃输入响应测试3种方法分别测试分析了伸缩仪灵敏度、分辨力和传递函数的特性,结果可知,拟定的方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