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2-06-13
  

  • 全选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沈强;乔学军;金银龙;汪汉胜;江利明
    . 2012, 32(2):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上分析了InSAR处理中的两大误差源——基线和地形对形变测量精度的影响,并建立了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上述两种误差源对ALOS PALSAR的影响,获取了两种误差对形变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LOS PALSAR的轨道精度为3~5 m,在现有的轨道精度情况下,形变测量精度较差,需对基线误差进行纠正;地形误差的影响很小,主要误差源于轨道误差。在现有DEM精度条件下(SRTM DEM),利用ALOS PALSAR,要获得优于1cm的形变测量精度,基线长度最好小于400 m。
  • 金红林;胡新康;王阅兵
    . 2012, 32(2):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周边地区1999、2001、2004、2007、2008、2009年6期143个GPS站的流动观测数据,给出了1999—2009年张家口-渤海地区水平形变运动速度场,并应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获得了区域应变场分布图像和形变图像。区域形变分布初步显示:1)相对于欧亚板块,其年平均最大变化为5~6 mm/a;2)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具有2.0 mm/a左右的左旋走滑运动,其耦合深度为25~45 km;3)研究区内最大剪切应变为3×10 -8/a,高值区集中在北京天津及唐山地区。
  • 魏文薪;江在森;武艳强;刘晓霞;赵静;李强;董曼
    . 2012, 32(2):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99—2001、2001—2004和2004—2007三个时段的GPS速度场数据,基于块体运动的线性模型(RELSM)研究了小江断裂带的运动与变形的时空特征,得出小江断裂的总体左旋走滑速率为3.0~7.1 mm/a。根据断裂带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分段,结合GPS速度剖面,研究了断裂带的分段应变积累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小江断裂各个分段不同时间段的相对运动与变形方式有较好一致性,均呈现左旋走滑兼拉张的运动特征;2)RELSM得出小江断裂分段滑动的差异性,表现为沿断裂带的北段到南段的左旋滑动速率逐渐减小;3)小江断裂各段应变积累特征表明,北段高于中北段,中南段及南段不利于积累或积累水平低;4)小江断裂带北段为相对闭锁且剪切应变积累速度较高的异常区域。
  • 秦姗兰;王庆良;季灵运;李煜航
    . 2012, 32(2):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70年至2006年的水准观测资料,以高差变化速率为观测值、观测点速率为未知参数的最小二乘整体网平差方法获取了西秦岭地区长期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结果表明:相对宝鸡基岩点(陇褒17),六盘山周围地区表现为明显的隆升态势,隆升速率达2~3 mm/a;兰州地区整体呈现下沉趋势,下沉速率为1.5 mm/a。
  • 吴继忠;吴文坛
    . 2012, 32(2):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得出了日本Mw 9.0地震中8个GPS站的动态变形序列。结果显示:GPS参考站震时最大形变量明显大于永久性变形,东向最大位移达5.9 m,北方向最大位移达1.8 m,水平位移总体朝向震中方向。根据各个参考站记录的地震波到达时间,得到了震中位置及S波传播速度。
  • 孙中苗;翟振和;李迎春;肖云
    . 2012, 32(2):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为检验和评价LCRⅡ型航空重力仪的精度和性能,与LCRⅠ型航空重力仪进行了同机飞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Ⅱ型与Ⅰ型航空重力仪相比,采样点重力异常之差值的标准差为4.0×

    10 -5 ms -2,单套重力仪的测量精度约为2.8×10 -5 ms -2;5′×5′格网平均重力异常之差的标准差为4.9×10 -5 ms -2,每套系统获得的5′×5′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精度为3.5×10 -5 ms -2,剔除两个可疑值后,精度为2.9×10 -5 ms -2。总体上,LCRⅡ型航空重力仪与Ⅰ型精度相当,但具有更快的仪器稳定速度。

  • 王朝令;刘争平
    . 2012, 32(2):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在ANSYS软件中应用黏弹性边界单元,
    用Combin14单元完成了黏弹性边界的施加。算例表明其可以很好地吸收边界反射波,且当切向刚度参数不变,法向刚度参数变化时,吸收效果不受影响,反之亦然,验证了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 张良镜;金双根;张腾宇;
    . 2012, 32(2): 32-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估计和比较GPS和GRACE得到的地表垂直负荷形变,发现全球大部分地区,扣除GRACE地表位移后GPS垂直坐标时间序列均方根(RMS)减小,而且二者周年变化的相位和振幅大部分地区具有较好一致性,反映GPS高程非线性季节性变化主要是由地表质量负荷引起的。然而在某些区域,特别是南极洲、海岸带附近和小岛屿,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分析和讨论两种技术中可能引入的各种误差源及其影响得出,GRACE负荷形变估计影响较小,这与地球物理模型估计的一致性得到了验证,因而剩下偏差是否由GPS本身技术误差所引起,还有待新的高分辨率重力卫星和更多GPS观测和新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 刘任莉;李建成;褚永海;
    . 2012, 32(2):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GRACE数据中心发布的2003-01—2010-12月的月平均重力场模型,反演了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并结合气象和水利部门的相关实测资料,重点对西南区域的水储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RACE提供的水储量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2009-09—2010-04月的西南五省特大旱灾,也得到了较好的反映。
  • 理论方法研究
  • 陶庭叶;高飞;刘文星;张春喜
    . 2012, 32(2):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项式插值计算任意时刻GPS卫星坐标过程中出现的Runge现象,提出了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GPS广播星历计算所得卫星坐标进行插值。选用2011-07-25日广播星历,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插值计算GPS卫星坐标,并将其与直接法计算的GPS卫星坐标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Runge现象,提高了插值稳定性,插值精度高,可满足GPS单点定位的需求。
  • 肖长伟;袁运斌;盛传贞;王永乾;董丽娜
    . 2012, 32(2):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8年年积日87—95天的不同几何结构和数量的IGS站的观测数据,分别解算GPS导航星座的一天解、三天解和七天解。通过与IGS发布的精密轨道做比较,结果表明,利用结构优化后的40个IGS站的观测数据解算GPS导航星座的一天解、三天解和七天解,其精度分别能达到4.9、3.6和3.4 cm,但IGS站达到一定数量之后,GPS导航星座轨道精度不会随着观测站数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反而使解算的时间增长;固定IGS站的数量之后,IGS站的几何结构是影响轨道精度的关键因素。
  • 王延停;归庆明;张倩倩
    . 2012, 32(2):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从影响分析角度,基于Kullback-Leiber距离提出了粗差探测的Bayes方法。对非等权独立观测情形,在一定先验分布下,对数据删除模型、方差膨胀模型和均值漂移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3种模型相应的Kullback-Leiber距离的计算公式,建立了粗差探测的判别法则。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边角网的粗差探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王成;王解先
    . 2012, 32(2):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际参考电离层源程序的构成及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源程序编写接口程序实现了电离层电子密度等参数的批量计算。将国际参考电离层用于电离层电子密度特征分析,能够较好地反映电离层电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于赤道异常和冬季异常能够明晰地表达,用于计算中纬地区TEC的可靠性较高。同时,分析了在不同纬度、不同地磁条件下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值与数字测高仪实测数据的差异,为国际参考电离层在中国区域电离层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李芸;杨志强;杨博
    . 2012, 32(2):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山区LIDAR原始点云数据粗差的空间分布特性,将粗差分为极值粗差、粗差簇群和孤立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区机载LIDAR点云数据粗差探测的阶层次处理,并用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山区机载LIDAR原始点云数据中的粗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点云预处理的效果。
  • 聂琳娟;申文斌;王正涛;金涛勇
    . 2012, 32(2):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超级计算机平台的并行解技术应用于卫星重力测量中的相关问题,对涉及的矩阵运算并行化给出了数值计算和分析,并利用卫星重力扰动位观测基于最小二乘直接解法,比较了OpenMP和MPI两种并行化技术的计算效率。
  • 张勇;张斌;马能武
    . 2012, 32(2):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单频GPS接收机受电离层影响较大的特点,利用GPS实测数据,比较研究了Klobuchar模型、NeQuick模型、IRI模型和IGGSH模型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效果,统计分析了各模型在时空上的特点,计算结果表明,IGGSH模型优于其他3种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
  • 周建国;张鹏;冯欣;
    . 2012, 32(2):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测距定位需要人工建模获取定位场景的先验测距模型参数,无法适应复杂及动态变化的环境。利用参考节点之间相互通信为每个参考节点赋予不同的路径损耗指数的特性,实现了室内定位的自适应和自动化。测试结果表明,与采用单一的测距模型参数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定位精度。
  • 潘国荣;宋蕴璞;李怀锋;张鹏
    . 2012, 32(2): 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上海金山既有铁路下顶进公路箱涵工程,介绍以自动全站仪为主的智能导向系统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实用表明,该系统在实际施工中具有可靠性强、系统运行稳定、测量精度高的特点,可以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中正常运行。
  • 蒋光伟;程传录;郭春喜;王文利;王斌;聂建亮;马新莹
    . 2012, 32(2): 8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8及中国大陆连续基准站数据,分析了ITRF2008与ITRF2005及CGCS2000的差异,得出ITRF2008比早期的模型精度更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与观测台站、板块本身,数据解算策略等因素有关;中国地壳板块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造成了CGCS2000的变化,需对其进行动态维护。同时对CGCS2000与ITRF2008之间转换的方案也作了初步讨论。
  • 张双成;张鹏飞;范朋飞
    . 2012, 32(2): 9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对流层延迟是目前GNSS导航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随着导航用户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对大气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提出了UNB3m、EGNOS和SHAO等多种对流层改正模型。在分析多种对流层模型异同点的基础上,利用3个IGS站的GPS观测数据对多个模型的精度进行了系统的比对分析。
  • 程广义;张海东;张英利;万鑫;赵淑芬
    . 2012, 32(2):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全国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是基础测绘长期的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各类工程建设的高等级GPS控制点,不仅可以提高三级GPS大地控制网布设精度,而且还可以加快三级GPS网的建设。提出了基于高等级GPS控制点的三级网计算方法,并针对某区域进行了试验分析。
  • 马志泉;陈钦明;高德政
    . 2012, 32(2): 10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对欧洲中尺度气象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资料在中国地区的可行性和精度进行了评估分析,探讨了ERAInterim资料计算对流层天顶总延迟(ZTD)和湿延迟(ZWD)的处理方法,并和全国28个GPS台站实测值计算的ZTD和ZWD进行比较。结果显示ECMWF资料计算ZTD的总体平均偏差和中误差分别约为-1 cm和2 cm,ZWD在BJFS和LHAS站的偏差和中误差绝对值分别约为1 cm和1.6 cm。
  • 王正军
    . 2012, 32(2): 105-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在阐述GPS/GLONASS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方法及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研发的软件从静动态定位精度和动态定位收敛性方面比较分析了GPS、GLONASS及GPS/GLONASS组合3种方式的精密单点定位结果。结果表明:3种方式都能获得厘米级的静动态定位精度,但组合方式较单一方式有较好的统计精度;在动态定位收敛性方面,组合方式能提高收敛速度,且在GPS卫星较少情形下尤为突出。
  • 周波阳;罗志才;林旭;周浩
    . 2012, 32(2): 11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航空重力测量测线网平差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系统误差的补偿。为了削弱粗差观测值的影响,提高补偿效果,引入阈值法和抗差估计,并采用模拟数据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比较发现,抗差估计在航空重力测线网平差中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 田颜锋;李姗姗;肖凡
    . 2012, 32(2): 115-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航空重力测量中水平加速度改正的频谱特性和小波变换频带划分规则,导出了水平加速度改正的小波预滤波尺度。以实测数据为例,基于信号小波变换尺度间的相关性,分别利用Haar小波、db4小波、db6小波和sym6小波对其进行小波预滤波处理,并与目前常用的FIR低通预滤波处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小波预滤波处理水平加速度改正的精度较FIR低通预滤波处理得到的精度高,并且用db系列小波进行预处理得到的结果精度更加均匀,据此提出对水平加速度改正预处理时应选用db系列小波或者支集较长的sym8小波。
  • 曾安敏;张丽萍
    . 2012, 32(2): 12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不同坐标系所定义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差异、大地网存在的局部变形和累积误差以及不同坐标系统坐标值的随机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差分量的相似变换和多项式的坐标组合转换法,并应用于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变换中,计算结果表明,组合转换法明显地提高了坐标转换的精度。
  • 田亮;孙付平;李楚阳
    . 2012, 32(2): 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以GPS测站坐标残差序列为实验对象,采用ARMA模型两种经典建模方法(Box-Jenkins方法和Pandit-Wu方法)进行了建模拟合的比较与分析。实验比较发现,当残差数据比较丰富时两种建模方法拟合效果理想,无明显差异,当实验数据较少时,Pandit-Wu方法拟合效果更好一些,剩余残差振幅较Box-Jenkins方法减少约1/3,且分布更加平稳。
  • 陶珂;朱建军
    . 2012, 32(2): 128-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小波去噪的特点,研究了现有小波去噪质量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实验分析与比较,得到了现有5种小波去噪质量评价方法的实际评估能力。
  • 姜昆;王坚;刘超
    . 2012, 32(2): 134-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GNSS/Pseudolites组合系统的伪卫星优化布设问题,指出了多指标评价体系下的GNSS系统中伪卫星加入的必要性,构建了基于方位角、高度角及观测历元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四维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伪卫星的加入所带来的可见卫星个数及低高度角处信息的变化可有效地增强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全景显示下的PDOP值与内可靠性值的最优区域变化相似但分布不同;PDOP、内可靠性、耗资等多因素约束的综合定权可有效协调各个指标,为选择最优系统提供可靠依据并在全景显示下有效地解决伪卫星优化GNSS系统的高效选址问题。
  • 林东方;宋迎春;杜琨;肖琴琴
    . 2012, 32(2): 139-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GPS高程拟合常因观测条件限制,部分重要拟合点的数据无法获取,致拟合数据缺失或数据量不充足。采用常规方法拟合,会降低似大地水准面的拟合精度。应用EM算法,添加了有益于高程拟合的“潜在数据”,即缺失数据的条件期望,有效提高了缺失数据下的GPS高程拟合精度。
  • 杨霞;李建成
    . 2012, 32(2): 143-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Walker星座构型以及星间链路分类、频率和准则的基础上,研究了24/3/2构型Walker星座星间链路的构建方法和链路可见性,计算和分析了所建立星间链路的方位角、仰角和距离(AER)。研究结果表明,Walker星座可建立多条星间链路。
  • 王启春;郭广礼;查剑锋;刘神
    . 2012, 32(2): 148-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常用的基于图像灰度的点特征算子有Moravec算子、Harris算子、Forstner算子和Forstner改进算子,不同算子的提取速度、定位准确性、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人造测试影像和真实拍摄影像测评各算子的提取速度、定位准确性、稳定性、参数自适性,比较得出各算子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算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算子具有稳定性强、定位精度高和自动设置阈值的特点。
  • 观测技术
  • 张晶;刘琦
    . 2012, 32(2): 155-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反演分量式钻孔应变差应变耦合系数的方法,采用考虑方位角校正和相位滞后影响两种计算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大多数测站采用两种方法反演的耦合系数均比较相近,相位滞后、方位角校正以及拟合残差的结果相对稳定;但是有部分测站的差应变相位滞后偏离较大,从而导致采用两种方法反演的耦合系数差异较大。结合测站周边的构造分布,对可能导致该现象的物理机制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