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刊464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日前发布(https://xsjy.cnki.net/),《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共有464篇论文入选,其中47篇入选高影响力论文。
《学术精要数据库》是在中国知网资源总库基础上,对2012~2022年发表的同年、同学科论文中被引频次排在前10%的单篇文献提供的详细评价报告,其中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PCSI)排在前1%的论文,分别为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和高PCSI论文,统称高影响力论文。三种TOP1%论文均代表其在学术研究领域中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学术精要数据库》由中国知网联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提出,支持代表作论文遴选、研究成果影响力、期刊学术辐射能力评价。通过对学者、机构、学科的论文进行分析,生成评价报告,全面了解论文影响力发展趋势及同行引用情况。从而实现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直接比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工具。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共有464篇论文入选《学术精要数据库》,47篇入选高影响力论文(高被引论文35篇、高下载论文14篇、高PCSI论文24篇),其中《小波去噪质量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2012(2),作者:陶珂等)、《BDS与GPS、GLONASS多模融合导航定位时空统一》(2013(4),作者:李鹤峰等)、《基于TOF模式的UWB定位原理与精度验证》(2020(3),作者:仰胜等)、《基于PS-InSAR和SBAS技术监测南京市地面沉降》(2019年(2),作者:高二涛等)等4篇论文同时荣获高被引、高下载、高PCSI论文(“三高”论文),张双成、周吕、付波霖等作者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最多,分别为3篇、3篇、2篇。有关作者可自行查看和导出论文评价报告,并下载相关收录证书,也可来电咨询(027-87864009)。
附: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论文名单
发表年期 |
作者 |
论文题目 |
|
2012 |
02 |
陶珂;朱建军; |
小波去噪质量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 |
2012 |
02 |
张双成;张鹏飞;范朋飞; |
GPS对流层改正模型的最新进展及对比分析 |
2012 |
04 |
侯安业;张景发;刘斌;罗毅;刘国林; |
PS-InSAR与SBAS-InSAR监测地表沉降的比较研究 |
2012 |
04 |
李大炜;李建成;金涛勇;胡敏章; |
利用验潮站资料评估全球海潮模型的精度 |
2012 |
05 |
李峰;崔希民;袁德宝;王果;张玲; |
改进坡度的LiDAR点云形态学滤波算法 |
2013 |
03 |
王志勇;张金芝; |
基于InSAR技术的滑坡灾害监测 |
2013 |
04 |
李鹤峰;党亚民;秘金钟;阳凡林; |
BDS与GPS、GLONASS多模融合导航定位时空统一 |
2014 |
01 |
文鸿雁;周吕;韩亚坤;陈冠宇;胡纪元; |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M(1,1)模型在高铁隧道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
2014 |
04 |
尼胜楠;陈剑利;李进;陈超;梁青; |
利用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监测长江、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 |
2014 |
04 |
王阅兵;游新兆;金红林;陈涛;连尉平; |
北斗导航系统与GPS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对比分析 |
2014 |
06 |
任超;梁月吉;庞光锋;杨兴跃; |
最优非负变权组合模型在大坝变形中的应用 |
2015 |
02 |
彭小强;高井祥;王坚; |
WGS84和CGCS2000坐标转换研究 |
2015 |
04 |
任超;梁月吉;庞光锋;蓝岚; |
基于灰色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大坝变形预测 |
2015 |
06 |
栾元重;栾亨宣;李伟;翁丽媛;杜玉喜; |
桥梁变形监测数据小波去噪与Kalman滤波研究 |
2016 |
01 |
楼益栋;龚晓鹏;辜声峰;郑福; |
GPS/BDS混合双差分RTK定位方法及结果分析 |
2016 |
09 |
周吕;郭际明;李昕;胡纪元; |
基于SBAS-InSAR的北京地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
2017 |
06 |
徐进军;郭鑫伟;廖骅;张洪波; |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的桥梁挠度变形测量 |
2017 |
07 |
郭祥云;蒋长胜;王晓山;田鑫; |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 |
2017 |
12 |
张双成;何月帆;李振宇;侯晓伟;瞿伟;南阳; |
EMD用于GPS时间序列降噪分析 |
2018 |
05 |
祝意青;申重阳;张国庆;赵云峰;刘芳;徐云马; |
我国流动重力监测预报发展之再思考 |
2018 |
10 |
康亚;赵超英;张勤;刘晓杰; |
InSAR滑坡探测技术研究——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段为例 |
2019 |
02 |
高二涛;范冬林;付波霖;雍琦;兰艳萍; |
基于PS-InSAR和SBAS技术监测南京市地面沉降 |
2019 |
02 |
鹿璐;范洪冬;郑美楠;邹昊; |
基于TCP-InSAR的采动区铁路动态沉降监测与时序分析 |
2020 |
01 |
甘若;陈天伟;郑旭东;段青达;潘梅; |
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对变形监测数据的去噪研究 |
2020 |
03 |
仰胜;胡志刚;赵齐乐;张会超; |
基于TOF模式的UWB定位原理与精度验证 |
2020 |
03 |
莫莹;朱煜峰;江利明;孙奇石; |
基于Sentinel-1A的南昌市时间序列InSAR地面沉降监测 |
2020 |
04 |
王群;张蕴灵;范景辉;杨璇;孙雨;傅宇浩; |
基于PS-InSAR和offset tracking技术的金沙江白格滑坡形变监测 |
2021 |
01 |
鲁铁定;谢建雄; |
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样本熵的变形监测数据降噪 |
2021 |
02 |
莫智翔;黎杏;黄良珂;刘立龙;韦欣怡;周清华; |
顾及多因子影响的中国西部地区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精化研究 |
2021 |
02 |
杨恒;岳建平;邢尹;周钦坤; |
基于深度全连接神经网络的大坝变形预测研究 |
2021 |
03 |
周文韬;张文君;杨元继;马旭东;冉茂莹; |
矿区地表沉降监测的一种组合模型预测方法 |
2021 |
03 |
袁志明;李沛鸿;刘小生; |
顾及邻近点的改进PSO-SVM模型在基坑沉降预测的应用研究 |
2021 |
04 |
汤俊;李垠健;高鑫; |
基于CEEMDAN的GNSS变形监测去噪方法 |
2021 |
04 |
付波霖;解淑毓;李涛;李豪;左萍萍;高二涛; |
基于SBAS/PS-InSAR技术的滑坡遥感监测对比研究 |
2021 |
04 |
荆路;武斌;李先帅; |
基于SAC-IA和NDT融合的点云配准方法 |
2021 |
04 |
马晓杰;林雪原;孙巧妍;陈祥光; |
一种改进的UKF滤波算法在BDS/ 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2021 |
05 |
代志宏;卢鹏;张志芳;汪晓龙;许国;董建明; |
基于PS-InSAR技术的南宁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
2021 |
08 |
何成文;袁运斌;潭冰峰; |
一种基于UWB TDOA定位模式的迭代最小二乘算法 |
2021 |
11 |
周吕;李佳豪;王成;李淑;朱子林;鲁金金; |
基于时序InSAR的上海地区2018~2020地铁沿线沉降监测分析 |
2022 |
01 |
李红慧;侯占东;李书建; |
基于时序InSAR的常州市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及成因分析 |
2022 |
01 |
胡媛;袁鑫泰;陈行杨;江志豪;刘卫; |
小波变换和改进Burg算法的GNSS-IR海面高度反演模型 |
2022 |
01 |
张双成;许强;罗勇;雷坤超;牛玉芬;庞校光; |
时序InSAR解译2017~2020年北京地面沉降时空变化 |
2022 |
01 |
王富;韩保民;胡亮亮;孟昊;郭振华; |
城市复杂环境下GNS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 |
2022 |
02 |
孟彩霞;吴迪;雷雨; |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卫星钟差预报 |
2022 |
03 |
张立成;薄万举; |
多手段形变监测与地震预报 |
2022 |
03 |
张燕;赵莹;施贺青;吴凯;余晨晖; |
云南漾濞M6.4地震前定点形变资料特征分析 |
2022 |
05 |
禤键豪;张兴福;陈鑑华;马资颖; |
利用COST-G GRACE时变模型反演黄土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 |